三窟同蜫蛰,平冈若电驱。
爰爰依枳棘,肃肃避罝罦。
已得思烹犬,其亡尚守株。
何当华桂畔,宿月玩云衢。
三窟同蜫蛰,平冈若电驱。
爰爰依枳棘,肃肃避罝罦。
已得思烹犬,其亡尚守株。
何当华桂畔,宿月玩云衢。
诗中的意境是画面式的,将自然景物与动植物的行为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荒凉又神秘的氛围。首句“三窟同蜫蛰”描绘了山洞中蝉类昆虫鸣叫的情形,给人以幽静深远之感。接着“平冈若电驱”则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平坦的丘陵上仿佛有电一般迅速移动的景象,或许是风起云涌,又或是动物群体的移动,充满了动感。
第三句“爰爰依枳棘”中的“爰爰”形容树木丛生的样子,而“枳棘”则指的是带刺的灌木,这里表现了一种野性与坚韧。紧接着“肃肃避罝罦”中,“罝罦”通常指的是网或是竹制的围栏,这里的“避罝罦”可能暗示着某种躲藏和防护的情景,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诗人在此基础上转入日常生活的细节:“已得思烹犬”,表达了一种对美食的期待,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情趣。紧接着“其亡尚守株”则是说尽管狗已经不见了,但仍旧留恋着它曾经停留的地方,这里流露出一种对于消逝物事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何当华桂畔,宿月玩云衢”,则是在描绘一个理想中的生活场景。诗人希望能在华美的桂树旁边,伴随着明月,在云间漫步。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可能是对于某种精神境界或隐逸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