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猿不择木,祥凤宜栖竹。
高门结驷荣,陋巷一瓢足。
仕有时为贫,贫乃急于禄。
夫君何所欠,百事尽从欲。
新谐种玉婚,大敞堆金屋。
镜里颜尚朱,庭前萱正绿。
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驰逐。
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
我贫甚去年,全家久食粥。
独醒妒人醉,讥诮那免俗。
名节千载光,富贵一炊熟。
朋友严简书,敢以石攻玉。
穷猿不择木,祥凤宜栖竹。
高门结驷荣,陋巷一瓢足。
仕有时为贫,贫乃急于禄。
夫君何所欠,百事尽从欲。
新谐种玉婚,大敞堆金屋。
镜里颜尚朱,庭前萱正绿。
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驰逐。
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
我贫甚去年,全家久食粥。
独醒妒人醉,讥诮那免俗。
名节千载光,富贵一炊熟。
朋友严简书,敢以石攻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仕途上的感慨与困顿,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的生活状态,抒发了个人对于名节与物质享受的态度。诗中采用鲜明对比的手法,如“穷猿不择木”与“祥凤宜栖竹”,“高门结驷荣”与“陋巷一瓢足”,反映了社会上不同的生活境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的命运选择和道德坚持的思考。
诗人通过自述,揭示出自己虽然贫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节操。"仕有时为贫,贫乃急于禄"一句,则透露出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急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诗人却以“夫君何所欠,百事尽从欲”来表明自己对于内心信念的坚守。
接着,诗中写及家庭婚姻的繁华和个人生活的享受,如"新谐种玉婚,大敞堆金屋",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然而,诗人并未沉迷于这种物质享乐,而是保持着清醒的自我认知,如"镜里颜尚朱,庭前萱正绿"所示。
最后,诗中通过“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驰逐”来表达对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状态的向往。同时,“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则强调了高尚情操与世俗欲望之间的差异。
整首诗通过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坚守道德节操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