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览镜七首·其六》
《览镜七首·其六》全文
明 / 陶望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风濠上始观濩,秋雨檐前又醉沤。

万事总如僧剃发,一生偏爱黍垂头。

嵚崎历落真堪笑,宠辱升沉定不忧。

试向唐生问身事,骑牛跃马竟谁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望龄所作的《览镜七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诗人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画面。首句“春风濠上始观濩”以春风中的濠梁比喻人生初见世事的开阔,暗示诗人开始审视生活的广阔与深沉。次句“秋雨檐前又醉沤”则通过秋雨檐下的景象,表达诗人经历世事后的沉醉与回味。

第三句“万事总如僧剃发”运用僧人剃度的意象,寓意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如同僧人的剃度,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第四句“一生偏爱黍垂头”借“黍”的低头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喜爱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第五句“嵚崎历落真堪笑”描绘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诗人认为这些起起落落值得一笑置之,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最后一句“宠辱升沉定不忧”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荣辱沉浮的从容心态,他并不为这些身外之事忧虑。

结尾处,“试向唐生问身事,骑牛跃马竟谁优”以唐生自比,询问在骑牛与跃马(隐喻平淡与功名)之间,究竟哪种生活方式更优,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陶望龄

陶望龄
朝代:明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猜你喜欢

菩萨蛮.怨别

吹箫人去行云杳。香篝翠被都闲了。叠损缕金衣。

是他浑不知。冷烟寒食夜。淡月梨花下。

犹自软心肠。为他烧夜香。

(0)

洛阳桥

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

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

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

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

(0)

谕俗·其五

野人厌羹藜,家有庖丁刀。

徒誇批导手,肯念耕稼劳。

隐然肉山雄,畏彼尺箠操。

春泥卧寒野,夜月犁东皋。

辛勤力已尽,觳觫祸岂逃。

谁无恻隐心,鲜能胜贪饕。

盖帷犹示恩,况异犬马曹。

(0)

岁晚泊姑苏用吕居仁舍人韵二首寄孟信安·其一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

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

几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

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

(0)

上平江李侍郎生辰·其一

持橐朝端誉有光,垂弧门左昼初长。

功名唾手囊中物,药石关心肘后方。

公念承流当振廪,人歌难老竞持觞。

寿筵一举松江渌,便趁追锋侍帝旁。

(0)

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其一

故眼相看未作疏,平生风味是吾庐。

娉娉袅袅谁家子,浪说倾城总不如。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