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其一》
《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其一》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故眼相看未作疏,平生风味是吾庐。

娉娉袅袅谁家子,浪说倾城总不如。

(0)
注释
故:所以。
疏:疏远。
风味:趣味,特色。
吾庐:我的居所。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谁家子:哪一家的女子。
浪说:随意说,自夸。
倾城:形容女子极美,能使全城为之倾倒。
总不如:都不如。
翻译
我们初次相见并未感到疏远,一生的趣味都在于此屋。
那轻盈袅娜的身影是谁家女子,她自夸美貌无人能及,但我认为并不尽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巩《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此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其一)》中的片段。诗句“故眼相看未作疏,平生风味是吾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视,"故眼"指的是旧日所见,而"未作疏"则意味着这些记忆并没有被遗忘。"平生风味"指的是一生的情趣和品味,而"是吾庐"则表明这些都是诗人内心的栖息之地。

紧接着的“娉娉袅袅谁家子,浪说倾城总不如。”则描绘了一种柔美而又飘逸的情景。"娉娉袅袅"形容的是芍药花的婀娜多姿,而"谁家子"则是在询问这美丽的花儿究竟属于哪个家庭。后两句"浪说倾城总不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独特欣赏,认为即使是倾城之色(形容极度繁华)的描述,也比不上眼前的这番景致。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精妙的观察力,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独到领悟。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大涤洞天留题·其二

松风到晓声幽微,曲江漏尽天河低。

平明游子出门去,家住葛洪丹井西。

(0)

群牧司雨中池上作

累朝困炎威,一雨转愁意。

偶看碧芦丛,宛在沧洲地。

岸草闲自滋,庭叶纷以坠。

移床就幽窗,檐溜聒清睡。

(0)

韩魏公生日三首·其三

玉勒双牵名騕袅,锦章轻叠瑞麒麟。

三朝丞相迎恩赐,万岁君王宠诞辰。

将命綵衣宣汉礼,拜嘉香案望尧仁。

太平致去今无迹,造化裨来昔有神。

社稷一言尝定策,色辞九鼎但垂绅。

乾坤不负谋谟力,日月难磨富贵身。

封国连纡六金印,乡邦阻驾两朱轮。

行追前训还英衮,再领群生入大钧。

聊借寿樽倾北海,久叨宾馆祝平津。

却应从此天文里,遂指台星作老人。

(0)

郊外感事

田原土尽辟,禾黍积如鳞。

圣主弗横赋,农民犹苦贫。

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

富室豪夺利,里胥蚕食人。

为生常汲汲,乃粒罕陈陈。

况在水旱地,更遭科敛频。

其将委沟壑,何以给昏晨。

去弊与务本,无非县令亲。

(0)

病起观盆鱼

戢戢骈头戏,悠悠掉尾行。

莫言盆盎窄,犹胜网罗横。

竞触浮萍乱,时吹细浪生。

嗟予遭病缚,羡汝遂微情。

(0)

春日感怀

壮年不觉登三纪,正月如今过一旬。

人寿短长难定准,春期九十更逡巡。

纵当簿领无馀暇,自合眉头且强伸。

况值山城公事简,不谋笑饮是痴人。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