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花台·其二》
《雨花台·其二》全文
宋 / 唐仲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促膝红炉拥肉围,浅斟竹叶介繁禧。

明年雪里人应健,醉客诗成语益奇。

戏掬巧争肌玉莹,快餐不省鬓丝垂。

归来鼻息春雷动,晴日三竿总未知。

(0)
注释
促膝:亲密交谈。
红炉:红火的炉子。
肉围:丰富的菜肴。
竹叶:竹叶青酒。
繁禧:众多的喜庆。
明年:来年。
雪里:在雪中。
人应健:人们应该健康。
益奇:更加奇特。
戏掬:玩笑般地捧取。
巧争:巧妙地争取。
肌玉莹:肌肤如玉般洁白。
快餐:忙碌的生活。
鬓丝垂:鬓发斑白。
归来:回来。
鼻息:呼吸声。
春雷动:如春雷般响亮。
晴日三竿:阳光照到三竿高。
总未知:完全不知道。
翻译
围着红炉享受美食,轻酌竹叶青酒庆祝佳节。
来年大雪纷飞时,人们身体康健,醉酒之人写出的诗更显奇特。
玩笑间手指肌肤如玉般晶莹,忙碌中忘了鬓角的白发。
归来后鼾声如春雷,即使阳光照到三竿高也浑然不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欢乐的家庭聚会场景。"促膝红炉拥肉围"写出了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炉,共享美食的热闹气氛。"浅斟竹叶介繁禧"则描绘了轻酌竹叶青酒,庆祝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人期待来年雪景中人们的健康与快乐,暗示饮酒作诗能激发更奇妙的灵感。

"戏掬巧争肌玉莹"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人们在欢笑中互相逗趣,肌肤如玉般晶莹。"快餐不省鬓丝垂"则以不经意间发现的鬓发斑白,暗示时光匆匆,增添了岁月感。

最后两句"归来鼻息春雷动,晴日三竿总未知"描绘了聚会结束后,醉客们沉睡如雷,直到阳光洒满三竿,仍未察觉新的一天已经开始。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聚会的温馨和欢乐,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作者介绍

唐仲友
朝代:宋

(1136—1188)宋婺州金华人,字与政,号说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西安主簿。三十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建康府学教授、秘书省正字。上万言书论时政,孝宗纳之,召除著作佐郎,出知信州、台州。治政理财颇有建树,为学多与朱熹相左。后为朱熹劾罢。归而益肆力于学,著述颇丰。有《六经解》、《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九经发题》、《陆宣公奏议解》、《天文详辨》、《地理详辨》、《愚书》、《说斋文集》等。
猜你喜欢

新桥暂泊

徙倚新桥路,征人感滞留。

月明前岛出,风定众帆收。

华发欺清镜,黄花怯素秋。

平生求友志,到此信悠悠。

(0)

出都门

天高落叶繁,匹马上东门。

固宠宁臣节,完名是主恩。

青云双阙迥,绿野几家存。

满箧匡时草,携归覆至尊。

(0)

登仙阜亭

仙阜孤亭敞,凭高发兴新。

风帆斜入浦,云树曲通津。

丹井迷芳草,清池覆绿蘋。

月明归去近,凉影忽随人。

(0)

岁暮山行

岁晚还行役,空山聚客星。

梅花千涧白,桂树一冬青。

水净灯偏乱,云深户不扃。

青宵无别梦,趺坐诵黄庭。

(0)

与薛君采夜语

入夜杯仍把,论交泪暗挥。

醉怜山月上,愁对海云飞。

江汉三年阻,风尘万事非。

故乡南北远,犹恨不同归。

(0)

泊头晚泊欲访子济侍御不果

河流寒未冻,市集晚犹喧。

日落新桥驿,烟生独树村。

沙船露灯影,滩石带冰痕。

不见西台客,幽怀谁与论。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