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三》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三》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南皋老态最清嘉,望眼空穿带水涯。

输与孤根成独赏,翻疑当户或周遮。

同岑伫待寒香至,接叶谁将良晤差。

永日呼童听剥啄,两人脉脉盼残霞。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赞美。首句“南皋老态最清嘉”,以“南皋”这一地名开篇,点明地点,同时通过“老态”二字,暗示出一种历经沧桑的宁静之美。接着,“望眼空穿带水涯”,诗人以“望眼”直视远方,仿佛穿越了水面的边际,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开阔视野。

“输与孤根成独赏,翻疑当户或周遮”,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孤独生长的植物的欣赏,另一方面则通过“翻疑”二字,暗示出对这种孤独生长植物的保护与关怀。接下来,“同岑伫待寒香至,接叶谁将良晤差”,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期待着寒香的到来,如同期待着与好友的相聚,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依恋。

最后,“永日呼童听剥啄,两人脉脉盼残霞”,诗人与童子共同等待夕阳的余晖,这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流逝的感慨,更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咸淳乙丑良月同张彭二寅契游七星岩因以纪胜

杖屦追随入翠蓬,玲珑一窍彻心胸。

山罗斗宿英灵萃,地镇龙潜气势雄。

碑藓犹涵周子泽,涧松仍有老包风。

岁寒共约吾三友,要把清规踵二翁。

(0)

句·其三

那知老子痴顽福,曾见官家历五朝。

(0)

食菜

日食何曾费万钱,畦丁辛苦斸风烟。

墙阴吠狗硬如铁,山下蹲鸱大似拳。

忍弃毛锥飞食肉,空怜匿服卧餐毡。

茶瓯气味堪相配,更汲源头活水煎。

(0)

杂兴·其三

青山相对总仪刑,人世浮华隔几尘。

厚味不知菘韭薄,旧衔那似菊松新。

银罂豹血争刘项,翠釜驼峰死虢秦。

大抵危机随富贵,不曾粘著退閒人。

(0)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五栗

秦燕千树地,富贵出山庄。

外作猬毛磔,中含鸡子黄。

悬枝开霁日,芽绿候春阳。

每忆和儿炒,如今去故乡。

(0)

秋兴四首·其二

西窗幽绝处,懒与老相便。

燕伴迟归客,潮推逆上船。

照杯窥户月,注砚养花泉。

近藁无新语,归来学钓鳊。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