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五栗》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五栗》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秦燕千树地,富贵出山庄。

外作猬毛磔,中含鸡子黄。

悬枝开霁日,芽绿候春阳。

每忆和儿炒,如今去故乡。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系列中的第五首,主题为栗。方一夔通过对栗这一冬季果实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与内在品质。

首句“秦燕千树地,富贵出山庄”,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栗树生长在富饶之地的情景,暗示着栗子的珍贵与价值。接下来,“外作猬毛磔,中含鸡子黄”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栗子的外观与内部结构,外层的刺状外壳如同猬毛,内部则包裹着金黄色的果仁,形象地展示了栗子的独特形态。

“悬枝开霁日,芽绿候春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栗树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在晴朗的日子里,栗树枝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绿芽则在春阳的照耀下萌发,预示着新的生命与希望。最后,“每忆和儿炒,如今去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每当想起童年时与家人一起炒栗子的温馨场景,心中便涌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栗子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与亲情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咏物抒情的传统手法。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十二时.遂昌道中

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

满面上、蛮烟瘴雨。不觉沉沉天暮。

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

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

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

(0)

海棠春午睡晚浴夜坐·其四

鸳鸯楼角黄昏雨。听断续、细腰香杵。

鸳枕冷冰蚕,檐外风铃语。萧郎今夜兰台去。

偏无赖、三通谯鼓。红泪点罗衣,销黦难寻麈。

(0)

读史·其四赵普

两主开基失早图,判官作宰太模糊。

鲁论本是兴王业,只恐胸中一字无。

(0)

题范宽山水卷

巧将墨汁染鹅溪,远势高分近却低。

忆昔天坛坛上望,日精东畔月华西。

(0)

送俞士栗归南都·其三

灵槎明日渡江南,天上风情想尽谙。

记得霓裳三两调,等闲休便向人谈。

(0)

减兰·其三

木樨花发。记向花边寻宿约。挨近罗衣。

替掠烟鬟未整丝。黄昏归路。辨不分明烟外树。

澹月疏帘。一丈桐阴绿到檐。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