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兰·其三》
《减兰·其三》全文
清 / 黄燮清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木樨花发。记向花边寻宿约。挨近罗衣。

替掠烟鬟未整丝。黄昏归路。辨不分明烟外树。

澹月疏帘。一丈桐阴绿到檐。

(0)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减兰·其三》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木樨花丛中的闺中情景。"木樨花发"点明了季节,桂花盛开,香气四溢,唤起对往日花边相约的记忆。"挨近罗衣"和"替掠烟鬟未整丝"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娇羞与娴静,她轻轻靠近对方,似乎在整理略显凌乱的发丝,流露出温馨亲密的氛围。

"黄昏归路"转而描绘了傍晚时分,女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朦胧的暮色中,远处的树木难以分辨,增添了迷茫与期待的情绪。"澹月疏帘"则通过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窗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夜晚景象。

最后,"一丈桐阴绿到檐"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片浓密的梧桐树荫,一直延伸到屋檐,暗示了女子所处环境的静谧和深沉,也暗含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整首词以花为引,以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具有清新淡雅的韵味。

作者介绍

黄燮清
朝代:清   字:韵甫   号:韵珊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生辰:1805~1864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
猜你喜欢

六经

四十馀万字,字字寓经纶。

其用通天下,何尝语世人。

壁藏终有汉,灰冷亦无秦。

永永扶三极,难穷此道神。

(0)

与廖检法同行口占分水岭诗·其二

世上平生懒所更,有怀真欲仿渊明。

无端唤作铅山尉,刚替渠人负弩行。

(0)

四和·其二

百年可惜几见,一代何能数人。

下马赋风雅颂,上马看疾毒亲。

(0)

次东坡雪诗十六韵三首·其二

云来已三白,诗唱当再和。

方无望其有,既有不可奈。

方卑看成高,既高还易堕。

妇言天雨米,安得箕可簸。

儿言天雨玉,安得刀可瑳。

粉厚婢思涂,面粗僮欲磨。

茗尘吾自啜,榆荚邻俾货。

我马玉山禾,饥甚睎可剉。

我客金城毡,寒甚睎可坐。

欲出无人踪,且起复且卧。

欲行无地皮,疑坎复疑坷。

下铺鹅肪璧,千里无点涴。

上张狐腋裘,六合无罅破。

仕者有远谋,来年卜农课。

贫者怀近忧,眼下不救饿。

书生于其间,俯吊而仰贺。

(0)

送范少约二首·其二

侃侃太史孙,风谊美于玉。

生才天岂虚,此士世所属。

秦槌不敢赠,孔道以相告。

一世须大舆,长途要坚毂。

神天极虔恭,万姓吾骨肉。

念此心迹融,永以天下福。

(0)

又用韵酬赠潘杨二首·其二

四海诚斋独霸诗,世无仲氏敢言篪。

周公费誓传禽父,宣圣中庸授子思。

钟子期家应善听,邮无恤后定能绥。

真传更在吟哦外,大节如山不授麾。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