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身一穿金锁骨,堪与人天为轨则。
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通身一穿金锁骨,堪与人天为轨则。
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巧妙地融合了形象与哲理,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通身一穿金锁骨”,以金锁骨为喻,象征着修行者在精神层面的纯净与坚固,犹如金锁般不可动摇,传递出一种内在力量的坚定与庄严。
“堪与人天为轨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在力量的重要性,它不仅适用于修行者自身,更可以成为引导众生通往解脱之道的准则,如同指引人天的航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这里运用了禅宗公案的典故,通过“临济小厮儿”和“白拈贼”的故事,暗示了真正的智慧和解脱之道往往隐藏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和实践。其中,“临济小厮儿”可能指的是临济宗的弟子,而“白拈贼”则是指通过机智和直觉解决问题的人。这句话鼓励读者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现真理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在觉醒与超越的精神实质。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
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
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正自强人意。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功名机会,要须问闲先备。
昨长庚入梦,昴宿呈祥,岳神钟秀。
降产英贤,信道由天祐。
蓂荚飞三,九秋将暮,遇称觞时候。
香爇沉檀,曲调金缕,满斟春酒。
试纪绛年,六身二首,甲子方延,才经八九。
款醉蓬莱,寿与天长久。
桂子青春,兰孙方茂,谅箕裘方绍。
折桂来秋,成名指日,家毡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