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文》
《十二文》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荆南似雪恨空闻,地老天荒始见君。

霁色同人能悟物,正襟危坐若无群。

离离疏影先春动,皎皎寒光后夜分。

一担枯藤探不尽,朝烟暮月为谁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哲思与自然美的画卷。首句“荆南似雪恨空闻”,以荆南之地的寒冷比喻内心的遗憾与思念,引出对远方之人的期待。接着,“地老天荒始见君”表达了等待与相遇的珍贵,如同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终于得以相见。

“霁色同人能悟物,正襟危坐若无群”两句,通过描述晴朗天空下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超脱,即使独自一人也能深刻理解万物。同时,“正襟危坐”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专注、庄重的姿态,仿佛与周围的世界隔绝,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

“离离疏影先春动,皎皎寒光后夜分”则将笔触转向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春意在疏影中萌动,寒光在夜晚之后依然明亮,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和宇宙的奥秘。

最后,“一担枯藤探不尽,朝烟暮月为谁醺”以枯藤为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但即便如此,朝烟暮月仍旧美丽动人,为诗人的心灵带来慰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常,也要保持乐观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存在的独特见解,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光明与希望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看梅偶成

消息东风两月前,西湖索莫老逋仙。

雪蓬昨夜还扶醉,移近梅花一处眠。

(0)

甲辰正元奉命南郊看牲

漏转重城夜不扃,两街高炬烛青冥。

影连貔虎尘随路,香拂牺牲月满庭。

已信卜郊嗤鲁史,却看在涤重周经。

明朝复命红云殿,鹄立金门候曙星。

(0)

用韵寄黄提学

秋老青山色更浓,年年此地问元龙。

狂搔短发孤鸿外,病卧高楼细雨中。

诗寄故人如见面,年过五十敢称翁。

何时许作西岩会,一日一壶倾一峰。

(0)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其六

长安初到忆搬家,幼女娇儿共一车。

死别生离三十载,老怀争遣不成麻。

(0)

甲申三月望日识奠三江舟中有作·其一

浅碧娄江水,蘼芜被两涯。

平生到曾未,此日看成悲。

怅望云龙会,淹留絮酒期。

中冈知近远,烟树郁参差。

(0)

夏日感事次味苓韵

陶翁正好北窗眠,也为閒情一怆然。

水屋自应荷作盖,金貂定以玉为蝉。

祥云捧日群龙拥,巨堰浮山一蚁穿。

神运斡旋俄顷事,未须低首拜啼鹃。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