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先师逝未经年藏书尽散,偶过山庄感赋》
《先师逝未经年藏书尽散,偶过山庄感赋》全文
清 / 何振岱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聚书罕数世,贤者无如何。

惟有耽书人,名德长不磨。

吾师西游年,珍本穷搜罗。

辇载入燕京,秣刍数十□。

南归挟之俱,葺楼为书窠。

卷卷书丹墨,仰屋忘鬓皤。

当时一帙价,书贾求常苛。

得来尺寸积,散去烟云过。

吾犹及兹楼,檐牙披绿罗。

百厨幂翠阴,峙若山嵯峨。

徘徊侍坐处,流景嗟逝波。

平生无尽怀,追日思横戈。

著述岂本意,聊用平憾轲。

心传竟谁是,涕下余滂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已故老师书房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书籍散失的惋惜之情。诗人通过描述书房的陈设、书籍的珍贵与散失,展现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和对老师的怀念。

首句“聚书罕数世,贤者无如何”表达了对书籍流传不易的感慨,引出对贤者的敬仰。接着,“惟有耽书人,名德长不磨”赞扬了那些热爱读书的人,他们的名声与品德将永垂不朽。

“吾师西游年,珍本穷搜罗”提到老师在西行时搜集珍稀书籍,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辇载入燕京,秣刍数十□”描绘了老师将大量书籍运往燕京的情景,显示出其付出的努力。“南归挟之俱,葺楼为书窠”则描述了老师回到南方后,建造书楼存放这些珍贵书籍。

接下来的几句“卷卷书丹墨,仰屋忘鬓皤”表现了老师对书籍的珍视,即使年老体衰也依然沉浸其中。“当时一帙价,书贾求常苛”强调了书籍的珍贵,连书商都难以轻易获得。“得来尺寸积,散去烟云过”表达了对书籍散失的无奈与痛心。

最后,“吾犹及兹楼,檐牙披绿罗。百厨幂翠阴,峙若山嵯峨”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书房时的景象,虽然物是人非,但书楼依旧壮观。“徘徊侍坐处,流景嗟逝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平生无尽怀,追日思横戈。著述岂本意,聊用平憾轲”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精神的追忆,以及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房的回忆,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对老师的怀念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作者介绍

何振岱
朝代:清   号:心与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867~1952

何振岱(1867~1952)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何振岱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猜你喜欢

奉答内兄希叔诗·其一

嘉惠承帝子,躧履奉王孙。

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

出入平津邸,一见孟尝尊。

归来翳桑柘,朝夕异凉温。

(0)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十一

上知所。所欢不见怜。憎状从前度。

(0)

华山畿二十五首·其二

闻欢大养蚕,定得几许丝。

所得何足言,奈何黑瘦为。

(0)

长安为苻坚语

欲得必存。当举烟。

(0)

合欢诗五首·其二

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炎烟。

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

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暑摇比翼扇,寒坐并肩毡。

子笑我必哂,子戚我无欢。

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

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

惟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身。

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陈。

(0)

晋天地郊明堂歌六首·其三天郊飨神歌

整泰坛。祀皇神。精气感。百灵宾。蕴朱火。燎芳薪。

紫烟游。冠青云。神之体。靡象形。旷无方。幽以清。

神之来。光景照。听无闻。视无兆。神之至。举歆歆。

动余心。神之坐。同欢娱。泽云翔。化风舒。嘉乐奏。

文中声。八音谐。神是听。咸洁齐。并芬芳。烹牷牲。

享玉觞。神悦飨。歆礼祀。佑大晋。降繁祉。祚京邑。

行四海。保天年。穷地纪。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