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深掩烛烧残,金粟枝头玉露寒。
阵阵西风吹不断,肯教闲却画阑杆。
银屏深掩烛烧残,金粟枝头玉露寒。
阵阵西风吹不断,肯教闲却画阑杆。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桂月凭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画面。首句“银屏深掩烛烧残”写夜晚室内,银色的屏风半掩,蜡烛已燃烧殆尽,透露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金粟枝头玉露寒”则将视线转向室外,月光洒在桂花树上,露水晶莹,仿佛带着寒意,暗示秋夜的凉意和寂静。
“阵阵西风吹不断”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气氛,西风轻轻吹过,似乎在低语,但又无法吹散这宁静的夜晚。最后一句“肯教闲却画阑杆”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月色的留恋,不愿让这宁静的时光被闲置,栏杆仿佛也有了情感,渴望留住这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宵旰轸先虑,岭海屈真儒。
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图。
春满洲鹦楼鹤,天付簪山带水,驷马驾轻车。
六月正炎热,吾肯缓吾驱。越蓬婆,逾邛笮,彼穹庐。
其能涉我烟瘴,载籍以来无。
联络五溪百粤,托柱南方半壁,中外保无虞。
了此经营事,归去位钧枢。
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
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
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
向临歧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更藩篱、穴犹据虎。
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
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
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