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
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
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
向临歧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更藩篱、穴犹据虎。
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
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
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
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
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
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
向临歧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更藩篱、穴犹据虎。
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
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
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水龙吟·其二》再和。这是一首豪放派风格的词,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政治变迁的深刻感慨。
诗的开头“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不可预测的感叹。这里的“天涯”象征着遥远而又神秘的边界,“舍我先归”则暗示了死亡无常和时间的不可挽回。
接着“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人生的漂泊不定。诗人将自己的生命状态比作水上的萍草,无根可依,随波逐流,行迹南北,飘零于古国的遗址之间。
“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成败得失的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在这里,“岂”字表示疑问,但也蕴含着一种宿命论的悲凉,而“祗堪一笑”则是对一切无常的最好回答,不必过多言语。
后面的“向临歧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其奈头颅如许”写出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情感波动和内心的不甘与抗争。这里的“临歧赋别”是指在离别之际作诗以寄托深情,“丁宁祝望”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而“竿百尺、进一步”则象征着不断前行,追求更高境界。
随后“更藩篱、穴犹据虎。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则抒写了对时机把握的焦虑和对历史转折点上选择的困惑。在这里,“更藩篱、穴犹据虎”用来比喻那些看似坚固但实则危险的处境;“良机一失,付之谁手”表达了对于错失良机后果的深深忧虑。
最后,“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沉思和反省。在这段词中,“君对天庭”可能是在写作时诗人的自我设想,站在天地间,回望往昔;“上咨西事”则指向古代史实求索,而“历陈条绪”是对历史纷繁复杂的记载进行梳理。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人生、历史和政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高远情怀。
前山后山云乱起,山脚入溪清见底。
溪南更有山外山,散如浮尘聚如米。
老枫枯栎叶纷纷,下有人家深闭门。
钓丝欲收风浪急,却回双艇来篱根。
老翁曳杖行伛偻,一童负樵一童斧。
笔端意度尽神妙,卷里衣冠自淳古。
商周寂寞经几秦,后来莘渭宁无人。
茫茫耕钓去不已,武陵竟隔桃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