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红药,以殿归春。欲留无计,当阶巡循。
丈夫堕地,桑弧有闻。离忧亦乐,莫顾消魂。
嗤彼郑风,溱洧淫奔。乃以狎昵,而秽花神。
何以洗之,铜山寒云。闺房之恋,非我思存。
翻翻红药,以殿归春。欲留无计,当阶巡循。
丈夫堕地,桑弧有闻。离忧亦乐,莫顾消魂。
嗤彼郑风,溱洧淫奔。乃以狎昵,而秽花神。
何以洗之,铜山寒云。闺房之恋,非我思存。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为《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所作的十首诗中的第三首。全诗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礼教束缚的不满与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首句“翻翻红药,以殿归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红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接着,“欲留无计,当阶巡循”表达了一种无法留住美好时光的无奈感,同时也暗示了对某种追求的执着。
“丈夫堕地,桑弧有闻”引用了古代习俗,意指男子出生后要射箭以示勇敢,这里暗含对男性角色的期待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离忧亦乐,莫顾消魂”则表达了即使在离别和忧愁中也能寻找到快乐,不必过于沉溺于悲伤的情绪之中。
“嗤彼郑风,溱洧淫奔”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讽刺了当时社会中过度放纵的爱情观,强调了作者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乃以狎昵,而秽花神”表达了对轻浮行为的反感,认为这种行为是对美好事物的亵渎。“何以洗之,铜山寒云”则是对如何净化社会风气的思考,暗示了通过某种力量或方式来改变现状的愿望。“闺房之恋,非我思存”最后点明了女性内心深处对于自由恋爱的渴望,与外界的约束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传统习俗、社会现象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爱情以及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女性对于自我价值和情感表达的觉醒。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
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问东君、既解遣花开,不合放花飞。
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
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
花自随流水,无计追随。
不忍凭高南望,记旧时行处,芳意菲菲。
叹年来春减,花与故人非。
总使、梁园赋在,奈长卿、老去亦何为。
空搔首,乱云堆里,立尽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