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金英开及时,移来紫艳更添奇。
石家锦障人争羡,不见东篱烂漫枝。
玉蕊金英开及时,移来紫艳更添奇。
石家锦障人争羡,不见东篱烂漫枝。
这首诗描绘了红白紫菊的美丽与独特魅力。诗人以“玉蕊金英开及时”起笔,巧妙地将菊花比作珍贵的宝石与黄金花朵,生动展现了菊花在恰当季节绽放时的高雅与华美。接着,“移来紫艳更添奇”一句,不仅赞美了紫菊的色彩独特,更暗示了菊花的移植与传播,使得其美丽得以跨越空间,为更多人所欣赏。
“石家锦障人争羡”,这里借用了古代贵族石崇的典故,比喻人们对于这朵紫艳之花的羡慕与赞叹,形象地表现了菊花的非凡魅力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最后,“不见东篱烂漫枝”则以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背景,反衬出此菊花虽非自然生长于东篱之下,却同样展现出烂漫与自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拘一格、独立自赏精神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红白紫菊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自由状态的向往。
妾家白门杨柳下,杨柳当年系郎马。
又住钱塘杨柳边,杨柳仍藏乌哑哑。
生憎哑哑乌,逐郎郎在湖,聊复为郎提玉壶。
泛月月未起,萧萧一湖水。
向月人人道有情,未见情人为情死。
君不见白使君苏使君,一呼小蛮一朝云。
今日妾歌《懊恼》词,借问使君闻不闻?
无端再唱《金陵》乐,若个天涯不流落。
好认西湖是妾家,南屏山前多藕花。
藕花折郎手,花飘不得藕。
心知郎有他,为郎来劝酒。
一诉姊妹知,不如诉郎友。
将寻小小过西陵,月落天低江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