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有微虫,众口交詈毁。
惟予曰不然,此物甚可喜。
儒生习书寝,荒坠志业始。
嗡然下嘬之,左右立监史。
日中各有事,不出使徐理。
黄昏独无畏,结阵压重垒。
金鼓以作气,暗袭勇夫耻。
朱门盛卫设,扇拂交帱几。
南山伐蒿艾,熏灼涸人髓。
此曹吝躯血,不舍以至死。
汝前忽复回,意若示轻鄙。
幸能忍须臾,卑飞过贫里。
贪财复惜命,今古情尽尔。
汝持身作注,得尺甘丧咫。
一饱细可怜,道固不欺诡。
君看夸夺徒,仁义日挂齿。
炎方有微虫,众口交詈毁。
惟予曰不然,此物甚可喜。
儒生习书寝,荒坠志业始。
嗡然下嘬之,左右立监史。
日中各有事,不出使徐理。
黄昏独无畏,结阵压重垒。
金鼓以作气,暗袭勇夫耻。
朱门盛卫设,扇拂交帱几。
南山伐蒿艾,熏灼涸人髓。
此曹吝躯血,不舍以至死。
汝前忽复回,意若示轻鄙。
幸能忍须臾,卑飞过贫里。
贪财复惜命,今古情尽尔。
汝持身作注,得尺甘丧咫。
一饱细可怜,道固不欺诡。
君看夸夺徒,仁义日挂齿。
这首诗《战作誉蚊诗》由清代诗人王允皙创作,通过描述蚊子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行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首句“炎方有微虫”,点明了蚊子生活在炎热之地的特点。接着,“众口交詈毁”描绘了人们对蚊子的普遍厌恶态度。然而,诗人却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蚊子“甚可喜”。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对事物价值判断的独立性。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儒生习书寝,荒坠志业始”这一比喻,将蚊子的行为与人的学习态度相对比,暗示了人在追求知识或目标时可能会因外界干扰而失去方向。随后,“嗡然下嘬之,左右立监史”形象地描绘了蚊子在特定情境下的活跃与警惕,仿佛在执行某种任务。
“日中各有事,不出使徐理。黄昏独无畏,结阵压重垒”进一步展示了蚊子在不同时间的活动模式,以及它们在面对威胁时的团结与勇敢。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蚊子的行为与人类的某些特质相联系,如时间管理、勇气与团队合作。
“金鼓以作气,暗袭勇夫耻”一句,通过军事化的比喻,强调了蚊子在面对强大对手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策略。而“朱门盛卫设,扇拂交帱几”则描绘了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与蚊子的生存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
“南山伐蒿艾,熏灼涸人髓”描绘了人们为了驱除蚊子而采取的措施,同时也反映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斗争。接下来,“此曹吝躯血,不舍以至死”表达了蚊子为了生存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与人类的贪婪与自私形成了对比。
“汝前忽复回,意若示轻鄙。幸能忍须臾,卑飞过贫里”描绘了蚊子在面对富贵人家时的反应,以及它们如何在贫困区域中生存。这里,诗人通过蚊子的行为,讽刺了社会中对财富的盲目追求和对贫困地区的忽视。
“贪财复惜命,今古情尽尔”总结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即对物质的渴望与对生命安全的担忧。最后,“汝持身作注,得尺甘丧咫。一饱细可怜,道固不欺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道德原则的坚持,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应保持对生活的尊重和对正义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蚊子这一小生物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社会、道德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