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小阁倚江皋,白首凭栏望独劳。
欲识烟霞真面目,残山剩水试挥毫。
清音小阁倚江皋,白首凭栏望独劳。
欲识烟霞真面目,残山剩水试挥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清音小阁倚江皋”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小阁之中,它坐落在江边,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阁楼的主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独自站在栏杆前,眺望着远方,心中满是感慨与劳顿。这种孤独而深沉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老者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刻的联系。
接着,“欲识烟霞真面目,残山剩水试挥毫。”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要真正理解自然之美,就必须亲自去体验和感受。通过描绘残山剩水,诗人鼓励读者跳出日常生活的束缚,去探索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用笔墨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景。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一种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它既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导着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激发内心的创造力。
春服仍卫病,坐与童冠违。
暖绿虽决决,风咏未同归。
转盼百花尽,轻绵逐人飞。
新鸦已出巢,习习有光辉。
人生非彭乔,昔鬓今已非。
若欲筑高台,高台竟何为。
六贵岂无绂,五侯亦分圭。
往者繁盛名,所遇多湮微。
东南爽气发,柔桑绿成围。
欲适千古意,未可厌深杯。
晨暾映林薄,庭除鸟微喧。
鸡号犹未倦,宛转登高垣。
严气尚欺柳,宁到荷与萱。
时复古壁上,土花回绿痕。
岁月感徂迈,幽衷难具论。
坐使壮夫颜,青铜照霜根。
冯衍已不偶,袁丝意徒繁。
何处商山芝,复近东陵园。
策杖一长往,居然谢尘喧。
青山日暮生紫烟,岂有宝玉藏山颠。
层峦如壁护风雨,林鸟喔喔号旻天。
山中行人知故事,江南往日多遗贤。
鼓琴不独伯鸾隐,亦有种德如耕田。
人消岁改墓木拱,儿身复在君王边。
天书昨夜赠泉壤,寒光直与青山连。
鸢肩豸角世所贵,宁知季路心悽然。
欲知季路心悽然,檗苦梅酸年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