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好春光忽又残,可怜花事更阑珊。
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
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
畅好春光忽又残,可怜花事更阑珊。
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
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
这首诗以深沉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海棠凋零的凄美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逝去事物的惋惜之情。
首句“畅好春光忽又残”,开篇即点出春光易逝的主题,一个“忽”字,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让人不禁感叹时光飞逝。接着“可怜花事更阑珊”一句,将海棠的凋零比作花事的终结,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海棠的一生比喻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金屋象征着富贵与梦想,而荒苔与玉棺则代表了最终的消亡与寂寥。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海棠命运的同情,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两句,通过红烛和绿章的意象,表达了对海棠离别的不舍与哀愁。红烛泪象征着离别的痛苦,绿章弹则是对嫉妒与愁绪的抒发。这两句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两句,以海棠的凋零为引子,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里将海棠的凋零视为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执着于生前的得失,而是要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落。这种超脱生死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之余,又蕴含了一种深邃的人生智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海棠凋零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命运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萧条方岁晏,牢落对空洲。
才出时人右,家贫湘水头。
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
不是莲花府,冥冥不可求。
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
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
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
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
阃外君弥重,尊前我亦荣。
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玉佩金章紫花绶,纻衫藤带白纶巾。
晨兴拜表称朝士,晚出游山作野人。
达磨传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尘。
八关净戒斋销日,一曲狂歌醉送春。
酒肆法堂方丈室,其间岂是两般身。
每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
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
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
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
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
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