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阵子·其二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破阵子·其二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0)
注释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
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
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
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翻译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鉴赏

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深沉的感慨。词中通过描绘醉酒观剑、梦回军营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对往昔战场生活的怀念和渴望。

"醉里挑灯看剑",开篇即以饮酒后的清醒状态,凸显词人内心无法忘怀的战斗记忆。"梦回吹角连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表达了他对军旅生活的深深向往。接着,"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生动描绘了战地盛宴和激昂的军乐,展现了军队的雄壮气势。

"沙场秋点兵",寥寥数字勾勒出秋日沙场阅兵的壮观画面,透露出严肃而紧张的气氛。"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了骑马射箭的英勇瞬间,展现了词人的英勇形象。

然而,词的结尾陡然转为悲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人意识到,尽管心中充满壮志,但岁月无情,他的理想并未实现,只能在白发苍苍的现实中感叹。这句诗饱含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无奈和英雄迟暮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跌宕,既有豪放的战斗场面,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慨,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词风的雄浑悲壮。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其四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0)

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0)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

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0)

寄远

雪花岂结子,徒满连理枝。

嫁作征人妻,不得长相随。

去年君点行,贱妾是新姬。

别早见未熟,入梦无定姿。

悄悄空闺中,蛩声绕罗帏。

得书喜犹甚,况复见君时。

(0)

励志

白发岂有情,贵贱同日生。

二轮不暂驻,似趁长安程。

前堂吹参差,不作缑山声。

后园植木槿,月照无馀英。

及时立功德,身后犹光明。

仲尼亦为土,鲁人焉敢耕。

(0)

奉和别越王

周屏辞金殿,梁骖整玉珂。

管声依折柳,琴韵动流波。

鹤盖分阴促,龙轩别念多。

延襟小山路,还起大风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