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天际望悠然,岭徼归来又六年。
一癖已成吟更苦,五穷不去守逾坚。
周家风月襟怀里,范老江湖涕泪前。
却怪别知无一字,也应遗恨向重泉。
浮云天际望悠然,岭徼归来又六年。
一癖已成吟更苦,五穷不去守逾坚。
周家风月襟怀里,范老江湖涕泪前。
却怪别知无一字,也应遗恨向重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哭天瑞(其三)》。诗中以“浮云天际望悠然”开篇,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系天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天瑞的深切怀念与追思。
“岭徼归来又六年”,点明了时间跨度,六年的时间仿佛让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更加深沉,增加了思念的重量。接下来,“一癖已成吟更苦,五穷不去守逾坚”,诗人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比作难以改变的习惯,即使在写作时更加痛苦,但这种情感却愈发坚定,无法被外界因素所动摇。
“周家风月襟怀里,范老江湖涕泪前”,这里运用典故,借周家的风月和范老的江湖生活来表达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生前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试图捕捉并再现友人生命中的美好瞬间,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
最后,“却怪别知无一字,也应遗恨向重泉”,诗人自责于未能在友人生前留下更多文字记录,表达了对未能充分表达内心情感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在另一个世界的哀思与牵挂,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玉楼工就故人仙,宿草离离起暮烟。
曾说项斯谁复记,尚怀中散子真贤。
鼎来穷巷方今日,胜读残编已十年。
西望犹能话离索,秋风来共钓鱼船。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
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半岭汲饷劳,跻攀怨僮仆。
一朝风霆怒,捲落置前麓。
至今五云宫,宛在平原曲。
年代远莫稽,儿童记樵牧。
每闻风雨时,钟声隐岩谷。
披寻杳无迹,灵境信非俗。
苔花蚀碎瓦,字迹不可读。
居人传神奇,客子骇心目。
振襟坐危磐,阆风想晞沐。
转石落悬岩,砰雷震山腹。
徘徊不能去,登览兴未足。
一笑下田家,题诗寄游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