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通道源,含光隐关吏。
遥欣紫气浮,果验真人至。
玄诰已云锡,世荣何足累。
高步三清境,超登九仙位。
文始通道源,含光隐关吏。
遥欣紫气浮,果验真人至。
玄诰已云锡,世荣何足累。
高步三清境,超登九仙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高士咏》之《文始真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道家修炼成仙的向往和赞美。
“文始通道源”,开篇即指出文始(也就是文始真人)是道法的起点,代表着道的根本和来源。这里的“道”体现了道家的哲学理念,即万物皆由道产生并受其支配。
“含光隐关吏”,表达的是文始真人的神秘与高深,他所掌握的道法如同隐于天地之间的光芒,只有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窥见一二。
“遥欣紫气浮,果验真人至”,紫气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祥瑞和尊贵,这里写到紫气飘然而起,预示着文始真人的到来。诗中的“果验”意味着事实证明了真人的降临。
“玄诰已云锡,世荣何足累”,玄诰通常指的是道家的秘籍或高深的道理,这里说它已经被云锡(一种用于封印的工具)封存起来,表明这些道法知识和世间的名利地位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高步三清境,超登九仙位”,诗人借此表达对文始真人的崇拜,认为他不仅步入了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的境界,而且还超越了常人,登上了仙人的高位。
这首诗通过对文始真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成仙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这种精神状态的赞美。
老去疏文会,朋来惬素心。
结庐惭远引,挈榼荷亲临。
反旆孤成约,临池得胜寻。
鸟飞青嶂远,鱼戏碧波深。
挥麈荷香度,开樽柳色侵。
已欣年荐稔,犹冀雨为霖。
学道心无得,为农力不任。
每因情款款,常恐岁骎骎。
坐久便徐步,觞频怯满斟。
非因苦衰疾,岂惮豁烦襟。
羁旅忘家食,辛勤念子衿。
范模资伯父,灯火惜分阴。
一第均儿戏,微言久陆沈。
箪瓢诚有味,山水会知音。
子事增吾感,吾言岂子箴。
他年黄鹄举,莫忘候虫吟。
金科天上耿星辰,丹笔年来有屈伸。
子去平反供母笑,民知宽大颂君仁。
祇今茂苑题舆客,曾是琼林合席人。
若问残生烦寄语,扁舟长占五湖春。
释迦黄面禅可誇,色想熏渍霜中葩。
不然安得白玉蕊,而乃幻此黄金花。
信知造化真有法,蜂须酿蜜蜜酿蜡。
蜡凝花房丰不腴,桃李漫山焉可如。
繁枝摘索灿栗玉,吟搜西郊信杖扶。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是蜡是花君自别。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
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
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
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
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事悠悠许。
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