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处处满天涯。乳燕语谁家。
红艳初稀,绿阴渐暗,蜂倦各归衙。
小窗日晚多愁绪,柳絮趁风斜。
粉蝶心慵,黄鹂声巧,寂寞负韶华。
飞花处处满天涯。乳燕语谁家。
红艳初稀,绿阴渐暗,蜂倦各归衙。
小窗日晚多愁绪,柳絮趁风斜。
粉蝶心慵,黄鹂声巧,寂寞负韶华。
这首《少年游·春晚》由清代诗人沈榛所作,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
开篇“飞花处处满天涯”,以“飞花”为引子,展现出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花儿随风飘散,遍布天地之间,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惋惜之情。“乳燕语谁家”,通过乳燕的啼鸣,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略显寂寥的场景中,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又似乎在呼唤着归家的温暖。
接着,“红艳初稀,绿阴渐暗”,色彩对比鲜明,红花逐渐凋零,绿叶也渐渐浓密起来,暗示着季节的更替,生命的轮回。而“蜂倦各归衙”一句,以蜜蜂忙碌归巢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同时也隐含着对忙碌生活与自然规律的感慨。
“小窗日晚多愁绪,柳絮趁风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小窗前,日色已晚,思绪万千,柳絮随风飘扬,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里的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粉蝶心慵,黄鹂声巧,寂寞负韶华”,以粉蝶的慵懒、黄鹂的婉转歌声,反衬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在美好的春光中,生命却未能尽情绽放,反而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
一叶初自吟,万叶竞相谑。
就彼最高枝,相摩应宫角。
燥响欲相凭,风来能领略。
须臾不闻风,但听雨索索。
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
风停味静时,雨从何处著。
霜野物声乾,终带尘土浊。
篷音非出虚,瓢音太伤朴。
得似此声清,潇洒过笙鹤。
天籁者非耶,夔襄不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