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仲氏韵·其三》
《次仲氏韵·其三》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故人惊我鬓丝多,一叹相逢可若何。

勋业向来无此梦,菱花何必遣重磨。

(0)
注释
故人:老朋友。
鬓丝多:鬓角的白发增多。
一叹:一声叹息。
相逢:相见。
勋业:功名事业。
菱花:镜子(古代有以菱花比喻镜子的习俗)。
遣:让,此处指擦拭。
翻译
老朋友惊讶于我鬓角的白发增多,一次相见又能如何呢。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追求功名的梦,镜中的菱花又何必再擦拭照见这些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次仲氏韵(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与理想差距时的心态。

"故人惊我鬓丝多,一叹相逢可若何。"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沧桑变迁的情景,诗人的头发已经斑白,而昔日的朋友对此感到震惊。这不仅是对外貌变化的感慨,也隐含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离死别和人事沧桑。"一叹"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相逢可若何"则是在探寻着如何面对这不断的聚散。

"勋业向来无此梦,菱花何必遣重磨。"

这里的"勋业"指的是功业或理想,而"此梦"可能是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受。这两句传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差距时的心态,似乎在说,即使过去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落差,但也无需过于苛责自己。"菱花何必遣重磨"中的"菱花"常用来比喻才华或文采,而"遣重磨"则是在探讨是否需要对这些才华或理想进行不断的修炼和打磨。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平和的心态,不必对自己要求过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文人面对生命流逝、理想与现实差距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檀口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曾见白家樊素口,瓠犀颗颗缀榴芳。

(0)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0)

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0)

长歌行

静夜不能寐,耳听众禽鸣。

大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

坏宇何寥廓,宿屋邪草生。

中心感时物,抚剑下前庭。

翔佯于阶际,景星一何明。

仰首观灵宿,北辰奋休荣。

哀彼失群燕,丧偶独茕茕。

单心谁与侣,造房孰与成。

徒然喟有和,悲惨伤人情。

余情偏易感,怀往增愤盈。

吐吟音不彻,泣涕沾罗缨。

(0)

从军行·其一

万里长城北,萧条白草荒。

风沙吹不去,秋色正茫茫。

日冷行空垒,天低压战场。

别来一回首,何处是家乡。

(0)

春江花月夜

春风两岸发繁花,春月乘风渡浦沙。

皎皎波心摇白练,盈盈岸侧映红霞。

水月空明浑不定,一枝窈窕元端正。

月色偏能泛水纹,水纹不解流花影。

素娥倚桂妒花香,鲛室持绡待月光。

但道弄珠来洛女,谁知飞片误刘郎。

刘郎洛女临妆匣,镜里胭脂翠羽压。

玉兔翻骑赤鲤游,琼枝倒被银蟾插。

客来停棹大江湄,春信归来已后期。

却忆深闺花月貌,倩将流水寄相思。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