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两岸发繁花,春月乘风渡浦沙。
皎皎波心摇白练,盈盈岸侧映红霞。
水月空明浑不定,一枝窈窕元端正。
月色偏能泛水纹,水纹不解流花影。
素娥倚桂妒花香,鲛室持绡待月光。
但道弄珠来洛女,谁知飞片误刘郎。
刘郎洛女临妆匣,镜里胭脂翠羽压。
玉兔翻骑赤鲤游,琼枝倒被银蟾插。
客来停棹大江湄,春信归来已后期。
却忆深闺花月貌,倩将流水寄相思。
春风两岸发繁花,春月乘风渡浦沙。
皎皎波心摇白练,盈盈岸侧映红霞。
水月空明浑不定,一枝窈窕元端正。
月色偏能泛水纹,水纹不解流花影。
素娥倚桂妒花香,鲛室持绡待月光。
但道弄珠来洛女,谁知飞片误刘郎。
刘郎洛女临妆匣,镜里胭脂翠羽压。
玉兔翻骑赤鲤游,琼枝倒被银蟾插。
客来停棹大江湄,春信归来已后期。
却忆深闺花月貌,倩将流水寄相思。
此诗《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天江面的美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交融的意境。开篇“春风两岸发繁花,春月乘风渡浦沙”以春风和春月为引子,描绘了春日江边繁花似锦、月色轻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柔而静谧的氛围。
接着,“皎皎波心摇白练,盈盈岸侧映红霞”两句,通过比喻和色彩对比,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清澈与岸边的绚烂,白练般的波光与红霞映照下的岸景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江画卷。
“水月空明浑不定,一枝窈窕元端正”则将水中的月影与岸边的景致融为一体,通过“空明”与“不定”的对比,以及对“一枝窈窕”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月色偏能泛水纹,水纹不解流花影”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月色和水纹以生命,让月光在水面泛起涟漪,而水纹似乎不解如何留住花影,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想象力。
“素娥倚桂妒花香,鲛室持绡待月光”两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以嫦娥倚桂树、鲛人持绡等待月光的情境,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但道弄珠来洛女,谁知飞片误刘郎”则通过引用典故,将古代传说中的洛神与刘郎的故事融入其中,既增加了故事性,也深化了对美的追求与失落的主题。
最后,“刘郎洛女临妆匣,镜里胭脂翠羽压。玉兔翻骑赤鲤游,琼枝倒被银蟾插”几句,继续以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人物与自然的互动,以及月光下各种元素的奇妙组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客来停棹大江湄,春信归来已后期。却忆深闺花月貌,倩将流水寄相思”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通过客人的行为和内心的情感表达,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流水之中,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春江花月夜》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更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情感寄托的独特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连阴乍霁自新元,细雨梅花自可怜。
天意肯教人怅望,灯宵终放月团圆。
儿童鼓舞几通夕,我辈欢呼竟不眠。
老少相悬均此乐,去秋无此大丰年。
转庵诗三昧,仍嗜书八法。
写出金弹句,可玩不可狎。
近观圣花作,险若君独压。
壮如钱塘潮,清若苕溪霅。
僚丸同妙手,痀蜩真脱甲。
庖刀方奏砉,郢风复运霎。
文章特小技,圣处奚假插。
得趣堪献佛,高吟岸乌帢。
达者越拘挛,迷者泥检柙。
岂知造化机,目击不容眨。
衮衮万马奔,翼翼两攻夹。
灵根有变通,时雨自浃洽。
意轻秦赵璧,价重蒲葵箑。
记舟何用痕,印钱偶因掐。
于道得达尊,问鼎不问郏。
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
读书不能发,但自成书淫。
况复翻异说,潢流渺难禁。
岂知言意外,妙此惟微心。
初无古今异,岁月谩骎骎。
五峰讲学地,叹息风雨侵。
前时约同途,旧游怆追寻。
鸣凤不可见,修竹馀清阴。
斯文天未丧,千载发韶音。
春风满天宇,鱼鸟自飞沉。
河流贯霄极,芥舟胶寸涔。
神交独吾子,妙处但微吟。
文会匪易得,未应归故林。
君无泉石癖,膏肓讵须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