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袁同年接伴谒洪泽镇龙祠韵》
《和袁同年接伴谒洪泽镇龙祠韵》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鬼神为德著冥冥,不在牲牷只在诚。

护客往来今九度,感神昭假等三成。

长安妥帖平于席,画舫夷犹稳作程。

应鉴微衷有孤愤,中原却隔泗州城。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题为《和袁同年接伴谒洪泽镇龙祠韵》。诗中探讨了鬼神之德与诚心的关系,以及对地方保护与祭祀的深刻理解。

首句“鬼神为德著冥冥”,表达了鬼神的功德深藏于无形之中,强调了鬼神的存在与作用并非通过外在的牺牲来体现,而是通过内心的真诚与敬意。接着,“不在牲牷只在诚”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指出真正的虔诚之心比任何形式的祭品更为重要。

“护客往来今九度,感神昭假等三成”两句,描绘了鬼神对于过往客人的保护,以及人们在祭祀时所感受到的神灵的启示。这里的“九度”和“三成”可能象征着多次的祭祀活动或鬼神的三次显灵,强调了鬼神的持续关注与保护。

“长安妥帖平于席,画舫夷犹稳作程”则以长安的平稳与画舫的安稳航行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在鬼神庇佑下的生活安定与顺利。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而画舫的平稳航行,则象征着个人生活的安宁与旅途的安全。

最后,“应鉴微衷有孤愤,中原却隔泗州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不平。虽然鬼神保护着人们,但诗人似乎仍感到某种遗憾或不满,可能是因为中原地区与泗州城之间的隔阂,或是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比喻,展现了对鬼神信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幸庵司马寄节孝堂三大字至

三字堂名万里来,旧堂名扁已成灰。

故人远意真如谶,乙夜融风不是灾。

活水源头仍里第,德星悬处自书台。

可怜嘉树多憔悴,春雨来时又着栽。

(0)

赠传神吴芳远

谁家阿堵点能真,四十馀年不数人。

临颖笔端饶气槩,泰和象外妙精神。

閒留我在心千古,老遇君来貌一新。

骨相山林今已定,不劳物色向风尘。

(0)

送莫如山应王郡公纂修之聘兼柬陈廷猷

岁晚携书谒郡侯,侯方燕坐对春秋。

两生有道时非汉,二国无徵礼自周。

歌采康衢今日颂,传留廉吏后人修。

多情若问西山路,古树阴中涧水流。

(0)

夕坐观泉月上始还

海天亭上坐焚香,静爱山中寒日长。

石罅云芽含宿雨,波心树影弄残阳。

九霄月散九峰剩,一夜泉生一寸强。

却漫有台名点易,误教游客问行藏。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四云阶

石磴穿云上,悬崖自此升。

谁言风可御,须信气堪乘。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二湍涧

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

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