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送别出门日,云水相迎得路时。
七佛轨仪持钵去,满船载得月明归。
溪山送别出门日,云水相迎得路时。
七佛轨仪持钵去,满船载得月明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送行与云水迎接的禅意画面。"溪山送别出门日",写出了离别时山水仿佛在默默相送,增添了离别的感伤与深情。"云水相迎得路时",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云水象征着无尽的旅途和禅宗的自由精神,意味着在新的道路上将会有新的相遇。
"七佛轨仪持钵去",这里的"七佛轨仪"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种修行方式或仪式,诗人以持钵僧人形象自比,表达了出家人的生活态度和修行的决心。"满船载得月明归",则以富有诗意的画面收尾,寓意着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收获,如同满载月光的船只归来,象征着内心的明亮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山水景色、禅宗修行和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释心月在禅旅中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寒空深碧星如沙,轰天爆竹飞银花。
黄钱卷风纸马碎,松柏烧烟飏空翠。
香醪奠地前致词,请神痛醉神休辞。
臣之醉神有深意,恐神奏对多顾忌。
灵霄秉笏论人閒,好藉香醪壮胆气。
秣刍豆,饲神马。糖堆盘,水盈斝。
神之去兮白云随,天风飒飒飘灵旂。
沈沈更漏寒宵永,儿童镫下争糖饼。
篷底饭初罢,小步湖风前。
夕照入已尽,夜气来无边。
四山静同梦,远水寒生烟。
渔镫点遥岸,光与疏星连。
稍时月东上,樯影皆西偏。
清光似怜客,故驻匡庐巅。
此际绿杨城,二分人共妍。
以我伫望劳,知彼心旌悬。
宵景足凄感,况复别恨牵。
徘徊永不寐,风露凉垂肩。
远渚萤火没,浅莎虫语联。
归舟意悄然,石濑流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