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九日感怀再用前韵》
《贺新郎.九日感怀再用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又值题糕矣。满长安、绣旗斜飐,车如流水。

记得杜陵重九句,笑口此生开几。

也不似、今番挥涕。

谁去登高谁落帽,算秋光、枉了浓如此。

转不若,多风雨。诸君未识吾悲耳。

尽豪狂、功誇汉武,智誇樗里。

到得伤于哀乐后,几阵邻家笛子。

心不许、英雄不死。

岁岁黄花清瘦极,有和花、比瘦人帘里。

肠断也,怕提起。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九日感怀再用前韵》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重阳节时所作的一首感怀之作。词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迟暮、岁月无情的深深忧虑。

词的开头“又值题糕矣”,点明了重阳节的习俗,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满长安、绣旗斜飐,车如流水”描绘了一幅长安城中热闹非凡的节日景象,与下文的个人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记得杜陵重九句,笑口此生开几”一句,借用了杜甫重阳节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欢笑难得的感慨。“也不似、今番挥涕”则直接抒发了词人此刻的悲伤情绪,与上文的欢乐形成强烈反差。

“谁去登高谁落帽,算秋光、枉了浓如此”通过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易逝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被忽视的遗憾。“转不若,多风雨”则是对现实的无奈,风雨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词人似乎在说,不如在风雨中坚韧前行。

“诸君未识吾悲耳”一句,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却无人理解。“尽豪狂、功誇汉武,智誇樗里”是对历史人物的赞叹与自我的反思,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到得伤于哀乐后,几阵邻家笛子”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最后,“心不许、英雄不死。岁岁黄花清瘦极,有和花、比瘦人帘里。肠断也,怕提起”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黄花象征着秋天的衰败,与“清瘦极”相呼应,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和花、比瘦人帘里”则以花比人,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在深秋时节的孤独与凄凉。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忧思,还有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展现了词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咨劝

樯似邓林江拍天,越香巴锦万千千。

滕王阁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铁轴船。

八部元侯非不贵,万人师长岂无权。

要君严重疏欢乐,犹有河湟可下鞭。

(0)

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

红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

万里分飞两行泪,满江寒雨正萧骚。

(0)

遣兴五首·其五

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

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

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

君看束练去,亦得归山冈。

(0)

三韵三篇·其三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

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0)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丞相鸣琴地,何年闭玉徽。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楼扉。

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暂依。

谁怜济川楫,长与夜舟归。

(0)

劝人庐山读书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