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
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
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属于《三韵三篇》的第三首。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士兵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权贵们勾结利益、残害生命行为的强烈谴责。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这里,“烈士”指的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勇士,而“恶多门”则表达了他们被迫投身于战乱之中的不幸遭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小人”,即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却能“自同调”,保持一副和谐的面貌,暗示着他们内心的虚伪与世道的黑暗。
“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这两句诗直接指出了当时社会中追求名利的人们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里,“傍”字有依附、靠近之意,表明那些权贵和欲望之间的勾结。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未来能有一朝清明政治环境的期待,同时也是一种无奈与讽刺。这里,“尔辈”指的是那些贬低生命、追逐权力的庸俗之辈,而“堪一笑”则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轻蔑和嘲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公与黑暗,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