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枯桐久不弹,青山萧瑟水空澜。
欲寻个裹寒空意,只在稀微秋树间。
壁上枯桐久不弹,青山萧瑟水空澜。
欲寻个裹寒空意,只在稀微秋树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诗人以“壁上枯桐久不弹”开篇,暗喻自己长时间的病痛与内心的孤寂,如同古琴无人抚弄,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接着,“青山萧瑟水空澜”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萧条与空旷之感,山色因秋风而显得更加肃穆,流水似乎也在无尽地回荡,没有了往日的欢腾。
“欲寻个裹寒空意”则表达了诗人试图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一丝温暖或安慰的愿望,但“只在稀微秋树间”的现实却让他意识到,这份渴望可能只能在稀疏的秋树中找到些许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
虚堂隐几坐,忽忽若假寐。
飒然清风来,顿尔爽昏思。
新诗执在手,展读过三四。
初言少年弄篇翰,喜道白发聊自戏。
次惊老境今且迫,岂甘物役汩其志。
轻视富贵如浮云,极论穷通钧一意。
高谈念平时,健句存远记。
请老愧袭常,先期乃吾事。
君年才知命,耳顺予阙二。
自此七星霜,投绂去朝市。
是时取高篇,却托冥鸿寄。
公方处要途,利达沛材智。
见诗当不嗔,犹认旧书字。
其来不待索,应亦念衰瘁。
君年方如我今日,那肯抽簪饵芝术。
庶几得以警幽情,莫忘采真挥劲笔。
笔阵收锋考战文,喧喧车马隔重门。
心矜力学求之密,目到雄辞气不昏。
美宝辨来三献惬,雕虫屏尽六经尊。
囊封奏号须明发,吉梦应先彻九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