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天衣聪老五首·其三》
《和天衣聪老五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法华灵应著当年,今古何曾有间然。

不见后身房次律,却因和璞记前缘。

(0)
注释
法华灵应:指《法华经》中的神奇感应或佛法的灵验表现。
当年:指过去某个特定的时间。
何曾:表示从未有过,强调持续性。
间然:形容事物连续不断,没有间断。
后身:佛教中指转世后的生命体。
房次律:可能是指某个人物或者概念,但具体身份不明,需要更多上下文。
和璞:可能是指某种宝石或者象征智慧的物品。
记前缘:指回忆或记录前世的经历。
翻译
法华经的灵验在当时就显现了
从古至今,这样的情况从未中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和天衣聪老五首(其三)》。诗中“法华灵应著当年,今古何曾有间然”两句,通过对佛经《法华经》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之间联系的深刻感悟。这里,“法华”象征着一种精神信仰或哲学思想,而“灵应”则是这种信仰在现实世界中的体现和影响。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某种理念或价值观在不同时空中的一致性和永恒性。

接下来的两句“不见后身房次律,却因和璞记前缘”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缘分感。这里,“不见后身房次律”可能暗示了对未来不可预知性的认识,而“却因和璞记前缘”则是在强调尽管无法预知未来,但由于过去的因缘或是共同经历,某些人或者事物之间仍然存在着联系。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宿命观念的一种认同。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手法,探讨了时间、空间与因缘的哲学问题。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挽毛明经佩芳·其二

一领明经荐,频沾入洛尘。

厌烦常刺促,失意更艰辛。

黄卷悲生事,青山夺故人。

临窗看风叶,悽绝此萧辰。

(0)

陌头行·其二

妾心化春草,遮欢山水程。

明知遮不住,到处得逢迎。

(0)

癸酉正月廿六日,承晓春陈兄见访话旧,并出示近作,率成四章,即题卷端·其三

婆心劝世见深情,苦口提倡在育婴。

恻隐原来人自有,仁端发见是生生。

(0)

冯子良太守重客吉州,喜得晤叙,别后题李明斋画《古梅双栖白头翁图》寄意,次韵答之,并致明斋·其四

着花老树耐寒不,倦鸟投林羽不修。

好伴岩栖贞晚节,让他梧凤出人头。

(0)

对紫薇花书感四首·其二

画省从容岁月宽,清香燕寝昔凝欢。

花开花落枯荣感,年去年来冷暖叹。

虚白堂中春寂寞,软红尘里梦阑珊。

可怜颜色经时别,珍重秋来次第看。

(0)

对紫薇花书感四首·其一

五度伤春寸草心,谁知此树更情深。

蓼莪咏罢还思痛,华黍诗亡尚有音。

看碧成朱劳想象,流根自叶为沉吟。

小窗独坐黄昏后,相对忘言泪满襟。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