窎窎深高罪未终,思量安得此萍踪。
残生久在天边系,世故都从眼底空。
渐觉秋风千路涩,还看霜月万山红。
愿将国步与民瘼,入我皇王所照中。
窎窎深高罪未终,思量安得此萍踪。
残生久在天边系,世故都从眼底空。
渐觉秋风千路涩,还看霜月万山红。
愿将国步与民瘼,入我皇王所照中。
这首诗《秋燕》由明代诗人杨爵创作,通过深邃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联“窎窎深高罪未终,思量安得此萍踪”以“窎窎”形容深邃的高度,暗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痛苦,如同无法触及的高处之罪,难以解脱。同时,“思量安得此萍踪”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在动荡不安的世事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困惑与迷茫,如同浮萍一般无根无依。
颔联“残生久在天边系,世故都从眼底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诗人感叹自己余生长久地被束缚在遥远的天边,世间的种种变故仿佛都已从眼前消失,只剩下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颈联“渐觉秋风千路涩,还看霜月万山红”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秋风的吹拂使得道路变得崎岖不平,而霜月之下,万山呈现出一片火红的景色。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与人心的冷暖交加。
尾联“愿将国步与民瘼,入我皇王所照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心声能够被君王听到,共同为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福祉努力,体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与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