睎颜曾想像,入室见琴书。
洙泗为邻并,箪瓢恒晏如。
山庭仍陋巷,井里半荒墟。
目送浮云过,因知乐有馀。
睎颜曾想像,入室见琴书。
洙泗为邻并,箪瓢恒晏如。
山庭仍陋巷,井里半荒墟。
目送浮云过,因知乐有馀。
此诗描绘了对颜庙的瞻仰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庙宇周边环境的宁静与古朴。首句“睎颜曾想像”,表达了诗人对颜庙的向往与憧憬。接着,“入室见琴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进入颜庙后所见的景象,琴与书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与精神追求。
“洙泗为邻并,箪瓢恒晏如。”这里运用了洙泗之水与颜回箪瓢生活的典故,强调了颜庙所在之地的文脉深厚以及生活简朴却充满精神富足的状态。洙泗之水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源头,而颜回以箪瓢生活,象征着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山庭仍陋巷,井里半荒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颜庙周围环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山庭与陋巷、井里与荒墟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野趣,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
最后,“目送浮云过,因知乐有馀。”诗人通过目送浮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满足感,体现了对颜庙及其背后儒家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对颜庙的景仰之情,更蕴含了对儒家文化精髓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
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
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
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
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
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
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
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
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
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
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
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
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
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
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
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
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竹鹤图》【明·徐庸】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https://shici.929r.com/shici/JmPG5C.html
吴山有云樵,樵采乐事多。
秋金铸为斧,若木求作柯。
斩伐声丁丁,云中闻唱歌。
略杓横涧溪,负薪出烟萝。
胸次饱丘壑,足迹经岩阿。
太白称文人,会稽羡翁子。
在昔维读书,于今兼画史。
圣皇梦良弼,求访心未已。
待君写其形,平步拾青紫。
何必老山林,孜孜日劳已。
歌楼娃馆瞰林麓,绣臼缃帘捲朝旭。
东风吹暖杏花红,疏雨酿晴芳草绿。
赏春公子云锦裳,联镳路溢兰麝香。
珊瑚鞭敲白玉镫,紫骝马控青丝缰。
醉归晚度曲江边,傍人笑指蓬莱仙。
貂求不惜千金贵,来朝拟泛西湖船。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