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鹤图》
《竹鹤图》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古风

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

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

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

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

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

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

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

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

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

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

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

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

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

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

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

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

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王猷爱竹,一幅是卫公爱鹤。诗人以竹和鹤象征高洁的品德,表达了对竹与鹤的赞美之情。竹子被比喻为“清标断尘俗”,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而鹤则被赋予了“重□轻食禄”的特性,象征着不为名利所动的高尚情操。诗中通过竹与鹤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纯洁、高雅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竹子在诗中被描绘为“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翠绿与挺拔,以及其清脆悦耳的声音和繁茂的枝叶。鹤则被描述为“毰毸双胎仙”,寓意其仙气飘渺,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诗中还提到了竹鹤图中的风声、月影,以及竹子与鹤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

最后,诗人感慨于人间能有如此至清之物,不禁挥毫赋诗,以竹鹤图为主题,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向往。然而,诗人的意图似乎并未能被“词人”理解,这或许暗含了对当时文坛风气的一种讽刺或不满。整首诗通过对竹与鹤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冬至

穷冬乃常燠,庭础上云气。

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

客来寄枯棋,客去玩奇字。

是中即了我,自得在不智。

偷生轻日月,长短亦何计。

惟应开辟事,颇得大易意。

门前鸣驺急,窗外飞雨细。

云物吾不知,晓钟一觉睡。

(0)

杂诗·其三

形驱世鞅缚,妄灭天刑逃。

我身不失我,荣辱谁能操。

蔬肉等一恋,耕学两不高。

未应泉石癖,可笑州县劳。

秦人跨四海,不及源中桃。

但看逸名姓,已足贤萧曹。

(0)

一夜

潦收野水净,云阵布重阴。

一夜西风急,千山落叶深。

身犹衣暑服,耳已厌寒砧。

对此无心者,还应雪满簪。

(0)

寓京口四首答汤菊庄兼简分司郑料院·其二鹘山

屹然孤石藓痕青,千古江湍洗不平。

苍鹘飞来复飞去,不知身为此山名。

(0)

减字木兰花

去年残腊。曾折梅花相对插。人面而今。

空有花开无处寻。天天不远。把酒拈花重发愿。

愿得和伊。偎雪眠香似旧时。

(0)

酬学诗僧惟晤

诗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

羁臣与弃妾,桑濮乃淫奔。

其言苟可取,庞杂不全纯。

子虽为佛徒,未易废其言。

其言在合理,但惧学不臻。

子佛与吾儒,异辙难同轮。

子何独吾慕,自忘夷其身。

苟能知所归,固有路自新。

诱进或可至,拒之诚不仁。

维诗于文章,太山一浮尘。

又如古衣裳,组织烂成文。

拾其裁剪馀,未识衮服尊。

嗟子学虽劳,徒自苦骸筋。

勤勤袖卷轴,一岁三及门。

惟求一言荣,归以耀其伦。

与夫荣其虑,不若启其源。

韩子亦尝谓,收敛加冠巾。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