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收野水净,云阵布重阴。
一夜西风急,千山落叶深。
身犹衣暑服,耳已厌寒砧。
对此无心者,还应雪满簪。
潦收野水净,云阵布重阴。
一夜西风急,千山落叶深。
身犹衣暑服,耳已厌寒砧。
对此无心者,还应雪满簪。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潦收野水净"写出了雨后积水退去,田野中的水面清澈如镜;"云阵布重阴"则描绘了浓厚的乌云覆盖天空,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一夜西风急,千山落叶深"生动地刻画了秋夜疾风吹过,使得满山落叶堆积的情景,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萧瑟。
诗人身处其中,"身犹衣暑服"表明他还穿着夏季的衣物,尚未适应突然的寒冷;"耳已厌寒砧"则暗示他已经开始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那是妇人准备冬衣的剪刀声,预示着冬天的到来。最后一句"对此无心者,还应雪满簪"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对眼前景色无动于衷的人的感慨,他们可能还未意识到严冬将至,而诗人自己已经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雪景,这簪上也将积满白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
四远天垂野。
向晚景,雕鞍卸。
吴蓝滴草,塞锦藏柳,风物堪画。
对雨收雾霁初晴也。
正陌上、烟光洒。
听黄鹂、啼红树,短长音□如写。
怀抱几多愁,年时趁、欢会幽雅。
尽日足相思,奈春昼难夜。
念征尘、满堆襟袖,那堪更、独游花阴下。
一别鬓毛减,镜中霜满把。
渚风低,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
雾绡红缀。
看曼立分行,闲淡佳丽。
靓姿艳冶相扶倚。
高低纷愠喜。
正晓色、懒窥妆面,娇眠敧翠被。
秋光为花且徘徊,朱颜迎缟露,还应憔悴。
腰肢小,腮痕嫩、更堪飘坠。
风流事、旧宫暗锁,谁复见、尘生香步里。
谩叹息、玉儿何许,繁华空逝水。
长亭今古道,水流暗响,渺渺杂风沙。
倦游惊岁晚,自叹相思,万里梦还家。
愁凝望结,但掩泪、慵整铅华。
更漏长,酒醒人语,睥睨有啼鸦。
伤嗟。
回肠千缕,泪眼双垂,遏离情不下。
还暗思、香翻香烬,深闭窗纱。
依稀看遍江南画,记隐隐、烟霭蒹葭。
空健羡,鸳鸯共宿丛花。
念花边玉漏,帐里鸾笙,曾款良宵。
镂鸭吹香雾,更轻风动竹,韵响潇潇。
画檐皓月初挂,帘幕縠纹摇。
记罢曲更衣,挑灯细语,酒晕全消。
迢迢。
旧时路,纵下马铜驼,谁听扬镳。
奈可怜庭院,又徘徊虚过,清梦难招。
断魂暗想幽会,回首渺星桥。
试仿佛仙源,重寻当日千树桃。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燕子池塘,黄鹂院落,海棠庭户。
东君暗许,借与轻风柔雨。
奈春光困人正浓,画栏小立慵无语。
念冶游时节,融怡天气,异乡愁旅。
朝暮。
凝情处。
叹聚散悲欢,岁常十五。
连飞并羽,未抵鸳朋凤侣。
算章台、杨柳尚存,楚娥鬓影依旧否。
再相逢、拚解雕鞍,燕乐同杯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