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阴阴集暮鸦,竹深人静似仙家。
芭蕉小苑垂双实,茉莉南州压万花。
榕树阴阴集暮鸦,竹深人静似仙家。
芭蕉小苑垂双实,茉莉南州压万花。
这首明代诗人汪广洋的《岭南杂咏(其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岭南夏日景象。首句“榕树阴阴集暮鸦”,通过描绘榕树浓密的树荫和傍晚归巢的乌鸦,展现出傍晚时分的静谧气氛。"阴阴"二字形象地刻画出榕树茂盛的形态,暮鸦的聚集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接下来的“竹深人静似仙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与超凡的意境,竹林深深,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人静"二字暗示了环境的清寂,而"似仙家"则寓言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芭蕉小苑垂双实,茉莉南州压万花”则转向了具体的植物描写。芭蕉果实累累,象征着丰收和富饶,而“压万花”的茉莉则以其香气四溢,傲视群芳,显得格外醒目。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以芭蕉的实与茉莉的香,突显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榕树、竹林、芭蕉和茉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三年抱恙多闭门,祇得两度敲禅扃。
道人问我缘底出,为送乡城两史君。
阛中暑湿如炊甑,山寺阴凉百僧定。
往年过此苦匆匆,今日海山看古镜。
伊谁一念饭行人,至今规矩犹如新。
可叹延平小书舍,虚致雩桥风月夜。
清晨采撷南山麓,金刀细细裁青縠。
素盘恰办饥雷鸣,饱觉春阳满枯腹。
我生头颔非虎燕,未许哜胾薄野蔌。
从今葱韭艺一区,便可朝餐食无肉。
君不见宝马彫鞍纨绔儿,匏壶之体充甘肥。
一生饱死同蝤蛴,夷齐至今民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