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教谕之山西考试》
《送沈教谕之山西考试》全文
明 / 谢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英声美誉重儒林,校艺西游惬众心。

碧树清风行处息,红亭绿酒别时斟。

登山凿石方逢玉,入水披沙始见金。

过眼无迷日五色,京华洗耳听佳音。

(0)
鉴赏

此诗《送沈教谕之山西考试》由明代诗人谢一夔所作,描绘了对友人沈教谕赴山西参加考试的深情祝福与期待。诗中以“英声美誉重儒林”开篇,赞美沈教谕在学术界的崇高声誉和卓越成就,预示其西游参加考试将得到众人的心悦诚服。

接着,“校艺西游惬众心”一句,表达了沈教谕此次西行参加考试,不仅能够展现其才华,更会赢得广泛赞誉。接下来的“碧树清风行处息,红亭绿酒别时斟”,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既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美好,也暗示了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欢聚的热烈气氛。

“登山凿石方逢玉,入水披沙始见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寓意深刻。登山凿石象征着克服困难,最终发现珍贵的玉石;入水披沙则比喻在艰难环境中挖掘出真正的价值,即人才的卓越才能。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沈教谕在挑战中成长,最终展现出非凡才华的期待与信心。

最后,“过眼无迷日五色,京华洗耳听佳音”两句,以绚丽多彩的日光比喻美好的未来,预示沈教谕的前程似锦。同时,也表达了对沈教谕在京城获得成功佳音的热切期盼,以及对他的智慧与品德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知识、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谢一夔
朝代:明

谢一夔,古源(今乔乐乡前泽花园)人,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8年)。天顺四年进士,明英宗钦点状元,曾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其一生著述颇丰,修《英宗实录》、《宋元通鉴纲目》、《续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并着有《谢文庄公集》、《力余福》等,还曾为明宪宗、孝宗父子的老师,是明代中叶一位颇具声名的大臣、学者。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二十一

此腹元空洞。少年时、诸公过矣,上天吹送。

老大被他禁害杀,身与浮名孰重。

这鼓笛、休休拈弄。

彩笔掷还残锦去,愿今生、来世无妖梦。

且饭犊,莫吞凤。新来喑哑如翁仲。

羡王郎、骖鸾缥缈,玉箫吹动。

应笑夔州村里女,灸面生愁进奉。

要绝代、倾城安用。

今古何人知此理,有吾家、酒德先生颂。

三万卷,漫充栋。

(0)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其三

圣度如天未易量,每怜孤直赦疏狂。

中伤竞发千钧弩,拂拭重登七宝床。

昔忝未归同二老,今无殉死愧三良。

鼎湖望断灵斿远,血泪才乾又数行。

(0)

葵花二首·其一

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

李陵卫律阴山死,不似葵花识太阳。

(0)

酴醾

颠风急雨退花晨,翠叶银苞照眼新。

高架攀缘虽得地,长条盘屈总由人。

横钗素朵开犹小,扑酒馀香韵绝伦。

唯有金沙颜色好,年年相伴殿残春。

(0)

和安仪凤

水国迎凉暑气消,思清吟啸语雄豪。

远如海树黄云晓,健比秋风白浪高。

酬答愧无明月佩,纵横争及解牛刀。

和诗送别昭亭路,何似金銮夺锦袍。

(0)

雪夜二首·其二

落在空中似雨飞,成花因被紧风吹。

销金帐掩红娇处,暖护歌声醉不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