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
《浣溪沙》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0)
注释
横侵:纵横扩展。
蘸:原意为把物件浸入水中,引申为以液体沾染他物。
晕霞:指太阳光线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象,这里指晚霞。
湘川:不是指湖南湘水,这里指湖北古荆州地区。
寒花:寒冷天气开的花,但在古代诗词中多指菊花。
尚:尚有。
南望:是词句的省略语,指苏轼从荆州遥望故乡四川眉山,其方向应在西南。
平沙:广阔的沙原,当指荆州长江江岸的辽阔沙原。
翻译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
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衰的沙原。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山水画面。"山色横侵蘸晕霞"写出了山色与晚霞相融的美景,仿佛山色浸染了天边的红晕。"湘川风静吐寒花"则描绘了湘江上微风轻拂,冷艳的花朵在静谧中悄然绽放,透露出一丝秋意。

"远林屋散尚啼鸦"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远处的树林稀疏,偶有乌鸦的啼声打破宁静,增添了寂寥之感。"梦到故园多少路"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梦境中的归途遥远,令人感慨。

"酒醒南望隔天涯"写词人在酒醒后仍然向着南方凝望,但故乡却远在天边,如同隔绝了整个世界。最后一句"月明千里照平沙"以明亮的月光照亮千里荒凉的沙地,既映衬出词人的孤独,也寓言了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如同月光洒满心田。

整体来看,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展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现实中的孤寂之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离家

离家已五日,不尽故乡愁。

驿树一行直,空山两岸秋。

暮云依鸟没,寒角咽江流。

独立一相望,苍茫何所求。

(0)

有所思

桔槔声里月如烟,危栏虚倚愁不眠。

梦魂飞越路三千,碧云楼阁何处边。

下有清影照㛹娟,亭亭隐约画廊前。

此时幽怨鬓斜偏,紫霄鸾凤乘何缘。

西风写韵传一篇,不然湖色西子妍。

波纹滑笏如春笺,飘零风露共叩舷。

云鬟香雾湿可怜,弃掷宝枕梦游仙。

销歇锦瑟张鹍弦,胡为落叶听哀蝉。

蘧蘧蝴蝶去不还,秋更一一年复年。

(0)

太华山闻钟

太华新晴宿雨收,清钟遥度夜天幽。

一声初动三峰迥,万籁都沈孤月秋。

天外微传玄鹤唳,树间时见碧云流。

松风飒起馀音杳,霜气横空失斗牛。

(0)

楼居即事

开轩俯瞰尽桃花,映带衣裾灿晓霞。

雨后收花待春雪,为儿靧面作妍华。

(0)

听琴

众籁尽岑寂,凉宵露气清。

松风听一阕,万物化和平。

(0)

夜作

钟残未忍眠,惜此一池墨。

拈毫作小诗,妙在无心得。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