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香草费磨研,何独无言到水仙。
荐菊要令和靖配,思鲈更儗步兵贤。
未应玉树能回死,宁与梅花作导前。
多坐未能空结习,故遭天女散诸天。
楚辞香草费磨研,何独无言到水仙。
荐菊要令和靖配,思鲈更儗步兵贤。
未应玉树能回死,宁与梅花作导前。
多坐未能空结习,故遭天女散诸天。
这首宋诗《水仙》是赵蕃所作,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首句“楚辞香草费磨研”暗指水仙的芬芳如同楚辞中的香草,需要细细品味;“何独无言到水仙”则表达了诗人对水仙沉默而内敛品质的欣赏。
接下来,“荐菊要令和靖配”将水仙与宋代隐士林逋(字和靖)相提并论,暗示其孤芳自赏的清高;“思鲈更儗步兵贤”又借晋人张翰(字步兵)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乡的故事,赞美水仙的归隐之志。
“未应玉树能回死”进一步强调水仙的力量,即使不能使生命复活,也能如玉树般坚韧;“宁与梅花作导前”则将水仙与梅花并列,赞美其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风骨。
最后两句“多坐未能空结习,故遭天女散诸天”揭示了诗人对水仙的敬仰之情,认为水仙的美并非空洞,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连天女也为之倾倒,将其散落在人间。
整体来看,赵蕃的这首《水仙》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展现了水仙的高洁气质和深远寓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