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认书能数,飘流见愈亲。
通家如弟数,受赐亦州民。
渺莽重湖路,羁栖一病身。
欲行行未得,风雨况频频。
问认书能数,飘流见愈亲。
通家如弟数,受赐亦州民。
渺莽重湖路,羁栖一病身。
欲行行未得,风雨况频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他即将被调任至巴陵时的复杂心情。首句“问认书能数”暗示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和朋友的不舍,通过书信传递着对旧友的深深眷恋。接着,“飘流见愈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即使漂泊不定,对友情的亲近感却更加强烈。
“通家如弟数”表明诗人与朋友们关系亲密,如同兄弟一般,而“受赐亦州民”则表达了对自己身份转变的感慨,虽为官员,但仍觉得自己是州民中的一员。诗中“渺莽重湖路”描绘了迁徙之路的遥远和迷茫,反映出诗人即将面对的未知与孤独。
“羁栖一病身”揭示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这无疑加重了他内心的忧虑。最后两句“欲行行未得,风雨况频频”,表达了诗人想要启程但又因身体和天气原因无法前行的无奈,以及频繁的风雨更增添了旅途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赵蕃在人生转折点上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