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我爱淳安好·其六》
《我爱淳安好·其六》全文
宋 / 陈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我爱淳安好,能知义命方。

育遗存后裔,刳腹奉高堂。

隐节推承诏,儒官教有庠。

胡为得祠奉,退省更徊徨。

(0)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自己。
淳安:地名,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义命:人生的道义和命运。
育:养育,培养。
遗:遗留,留给后代。
后裔:子孙后代。
刳腹:剖开腹部,比喻牺牲自我。
奉:侍奉,孝敬。
高堂:父母,长辈。
隐节:隐忍节操,不显扬。
承诏:接受并执行命令。
儒官:儒家学者担任的官员。
教有庠:在学校教育。
祠奉:祭祀供奉。
退省:退隐反思。
徊徨:犹豫不决,徘徊。
翻译
我深深爱着淳安这个地方,因为它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和命运。
我致力于养育后代,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让他们过上好生活,孝敬长辈。
我选择默默坚守节操,遵从上级的命令,作为儒官在学堂教育下一代。
然而,我不理解为何能得到祭祀的待遇,这样的退隐生活让我内心矛盾,反复思考。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淳安的喜爱和对其深厚情感。首句“我爱淳安好”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淳安的热爱之情,认为淳安是个美好的地方。接着,“能知义命方”暗示淳安之地蕴含着深沉的道德理念和人生智慧。

诗中提到“育遗存后裔”,意指淳安不仅养育了后代,还保留了传统文化和优良的家风。诗人以“刳腹奉高堂”描绘出孝道的高尚行为,形象地表达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诗人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儒官教有庠”表明淳安有良好的儒家教育传统。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胡为得祠奉”表达了疑惑,为何能得到祭祀的荣耀,这可能让诗人感到不安或自省。最后,“退省更徘徊”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犹豫,他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似乎在思考自己的责任和选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淳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晔
朝代:宋

陈晔,字日华,福建长乐人。宋庆元二年间(1196)时知汀州,年发币捐款助学,革除官占良田以养学校;减官盐价以利平民。莲城及宁化头陀和奸商托五通渔利,依律法惩治;使尚鬼陋俗为之而变,末敢犯禁。广西帐干吴雄作《正俗论》三千余言纪其事。陈晔毕生勤著述,编辑《临汀志》,《家藏经验方》等书。也是宋代著名词人,见载于《全宋词》。其弟陈映在嘉定年间(1208~1224)接任汀州知府事,恪守兄法;汀之八县为之振兴。亦迁广东宪使。其先有同郡陈粹知州事,劝农养士亦多,典籍、革奏列为天下第三。宁宗赵扩赐书褒宠,故民称:晋安三贤
猜你喜欢

清明前呈文几

此月才过禊事修,芳辰冉冉逝如流。

牡丹开了寒应尽,燕子归来春又休。

衰鬓难将新绿染,颦眉岂为落红愁。

劳生扰扰何时足,已拟抛家理钓舟。

(0)

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一

兰省冠时英,清华晚遍更。

有年尤有德,全节复全名。

世袭乌台誉,身辞鹓阁荣。

平生扬历地,千古载廉声。

(0)

和僧房岩桂

叠金缀粟映明霞,移下蟾宫一树花。

最好色香俱洗净,纷纷桂子落袈裟。

(0)

吾家·其一

松阴六七里,茅屋两三家。

坡煖四时笋,溪寒五月花。

泉声挟风雨,云气走龙蛇。

谁谓谋生拙,门前数亩瓜。

(0)

句·其二十六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0)

又赠一绝

梦散高唐夜正遥,楚天何处不无憀。

秋风似会荆王意,露渚烟汀养细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