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隐古无怀,小足蔬鱼未禁斋。
留月拟裁赊酒券,款春重选乞花牌。
东山晚翠晴逾好,南院初梅约未乖。
我喜病馀蓬鬓妇,近能剪箬制轻鞋。
先生大隐古无怀,小足蔬鱼未禁斋。
留月拟裁赊酒券,款春重选乞花牌。
东山晚翠晴逾好,南院初梅约未乖。
我喜病馀蓬鬓妇,近能剪箬制轻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与心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大隐”者在简朴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情景。首句“先生大隐古无怀”,开篇即点出人物身份与性格特点,暗示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小足蔬鱼未禁斋”一句,通过描述饮食之简,进一步凸显了隐士生活的朴素与淡泊。
“留月拟裁赊酒券,款春重选乞花牌”两句,运用浪漫的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诗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留月、赊酒、选花,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
“东山晚翠晴逾好,南院初梅约未乖”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同时也寓含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晚翠晴好,初梅绽放,既是对外在世界的赞美,也是对内在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我喜病馀蓬鬓妇,近能剪箬制轻鞋”,则转向对家庭生活的描写,通过“蓬鬓妇”的形象,展现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幽默的家庭氛围。剪箬制鞋,虽是日常琐事,却蕴含着对平凡生活之美的发现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情、自然、艺术的深切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真人拱南向,群英纷玉除。
趯趯动环海,夙怀思远摅。
争弹冠上尘,丘壑空故居。
之子建安裔,少长惟诗书。
每笑靖节君,归来但巾车。
拟倍万乘器,璨璨雕璠玙。
终然怒剑横,锐气埋忧虞。
须知梦镜中,所适难一如。
倘不达本原,触事成自诬。
试焚定慧香,矫首瞻六铢。
于此发深省,鼓瑟犹吹竽。
忆昨随侍游鄞川,穷探欲上苍崖颠。
峥嵘古寺忽邂逅,眸子顾我惊瞭然。
子时苫块惨无意,挥麈岂暇论幽玄。
星离雨散已五载,谁谓此地方周旋。
胸中突兀富经史,欬唾落纸珠玑圆。
明明君王正侧席,何事版籍从拘挛。
匡庐胜槩半境内,足以寄傲追前贤。
穿云漱涧遍所历,妙句流落人间传。
却来隐几北窗下,博山深炷沉香烟。
细观身世究竟处,何者当好何当捐。
纷纷万事付一笑,聊复尔耳姑随缘。
吁嗟二轮挽莫住,愿子于此同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