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将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
如何五月露寒殿,不与薰风送晚凉。
唤将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
如何五月露寒殿,不与薰风送晚凉。
这首诗《酴醾》由宋代诗人晁补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酴醾花的独特魅力与情感寄托。
首句“唤将梅蕊要同韵”,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酴醾与梅花相比较,暗示酴醾在花期上虽晚于梅花,却同样拥有高雅的气质和清新的韵味。这不仅表现了酴醾花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酴醾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次句“羞杀梨花不解香”,则进一步突出了酴醾花的独特之处——香气。相比梨花,酴醾花更胜一筹,不仅形态优雅,而且香气迷人,令人心醉。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酴醾花的香气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酴醾花的赞美之情。
后两句“如何五月露寒殿,不与薰风送晚凉”,则是对酴醾生长环境和季节特点的描绘。五月,露水渐寒,但酴醾依旧盛开,不畏寒露,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同时,诗人又巧妙地将酴醾与薰风(温暖的南风)联系起来,想象在薰风的吹拂下,酴醾能为人们带来一丝丝的清凉,既体现了酴醾花的季节性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酴醾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丈室清于洗,玄玄正可谈。
放帘分月碎,迎户半风含。
人寿岂无百,浮生只有三。
抟鹏争欲上,征雁几回南。
绕砌浇金菊,临轩数玉簪。
茶精搜句涩,酒力助歌酣。
岐路谁曾泣,迷途马更谙。
芳心难妥贴,短发易差鬖。
话到忘忧处,行储欠一担。
东村李生蜀方伯,犀带金绯光棨戟。
封章三上大明宫,乞得身閒发未白。
西村李生老从事,饱吃鞭捶忘啐詈。
部使命休不肯休,屡叫阊阖干势位。
沙溪狂士老弥狂,怕听时事生雌黄。
二生同心复同姓,业同笔砚生同乡。
胡为末路异轨辙,眼底谁工复谁拙。
鸡虫得失安能知,蝜蝂高缘徒自灭。
西飞白日东流水,劝君为君惜寸晷。
年踰六十尚奔忙,不见北村杨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