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黄羽士》
《赠黄羽士》全文
宋 / 徐集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闲披鹤氅紫藤冠,带得林泉骨相寒。

落魄一身风雪冷,飘蓬千里水云宽。

素餐洗砚抄诗句,清夜敲钟上醮坛。

准拟学仙仙遇否,何年炼就九还丹。

(0)
注释
闲披:悠闲地披戴。
鹤氅:仙人常穿的长袍。
紫藤冠:用紫藤编成的帽子。
林泉骨相寒:形容气质清冷如山林泉水。
落魄:困顿失意。
飘蓬:比喻四处漂泊的人。
素餐:简朴饮食。
洗砚:清洗砚台准备写字。
醮坛:祭祀或道教仪式中的祭坛。
九还丹:道教修炼中的仙丹,象征长生不老。
翻译
悠闲地穿上鹤氅紫藤冠,气质中透出山林的清寒。
困顿落魄,身在风雪中倍感寒冷,像随风飘荡的蓬草,漂泊千里,水面辽阔无边。
每日简单饮食,洗净砚台研磨诗篇,深夜敲钟,踏上祭祀坛台。
我打算学仙,能否遇到仙人?何时才能修炼成九转还丹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闲适的道士形象,诗人徐集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黄羽士的生活状态。首句“闲披鹤氅紫藤冠”描绘出黄羽士身着道袍,头戴藤冠,显得超凡脱俗,闲适自在。次句“带得林泉骨相寒”暗示他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气质清冷,仿佛自带山林之气。

第三句“落魄一身风雪冷”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孤寂,即使身处风雪之中,也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孤独。第四句“飘蓬千里水云宽”则以飘泊不定的蓬草自比,表达其行踪不定,但心境开阔,不畏艰险。

第五句“素餐洗砚抄诗句”展现了黄羽士的文人情怀,即使生活简朴,仍乐于研墨抄写诗句,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第六句“清夜敲钟上醮坛”则描绘了他在夜晚静谧时分敲钟诵经的场景,体现了他的宗教修行。

最后两句“准拟学仙仙遇否,何年炼就九还丹”表达了诗人对黄羽士能否修成正果的期待,以及对长生不老仙术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黄羽士的隐逸生活和追求,充满了对道家理想的敬仰和向往。

作者介绍

徐集孙
朝代:宋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赠许体之

楼下无心卧许公,求田已约暮年同。

诗来正值花如雪,心事春风浩荡中。

(0)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鉴五绝·其一

埋头尘土欲忘年,重过初禅第一天。

唯有儿童见河性,不将老面共苍然。

(0)

雨晴

西风送残雨,吹尽檐际滴。

稍稍江流清,湛此千顷碧。

云收天倚盖,山静月衔壁。

秋容日夕佳,真欲慰北客。

(0)

比与鲜于柬之游池上已而辱三诗见示因次韵·其一

循行脩竹林,爱此晚色净。

萧然抱清节,每见敢不敬。

香闻遥风度,阴过微月映。

渭川游未能,吁嗟子方病。

(0)

恭州教授宋师民有诗次韵

但闻两庑读书声,学馆无尘地更清。

岁久缁林皆木拱,春来泮水有芹生。

剩令龙虎登高第,再赋凫鹥美太平。

我老循行才不称,愧君刻画与虚名。

(0)

送梁子辅赴召·其一

始见擢高第,即当登赤墀。

今闻一节召,已恨十年迟。

圣主图兴造,诸儒合论思。

此行宜努力,勿复负清时。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