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还舍弟送至报国寺登毗卢阁遥指乡路》
《南还舍弟送至报国寺登毗卢阁遥指乡路》全文
明 / 区大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丹宫还傍凤城跻,首路那堪问解携。

鸿雁暂于初地集,骊驹偏向忍林嘶。

苍茫岭树孤云断,迢递关城落日低。

南极朱鸢馀万里,不胜乡思晚凄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与弟弟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联“丹宫还傍凤城跻,首路那堪问解携”中,“丹宫”可能象征着皇宫或高官之居所,“凤城”则常指京城,这里表达了诗人从京城返回家乡的情境。“那堪问解携”,意为难以面对与弟弟分别的场景,流露出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颔联“鸿雁暂于初地集,骊驹偏向忍林嘶”运用了鸿雁和骊驹(马)的意象,鸿雁南飞是自然现象,而骊驹嘶鸣则是离别时的哀伤。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自然行为来隐喻人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弟弟离去的不舍和内心的悲痛。

颈联“苍茫岭树孤云断,迢递关城落日低”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孤独的画面。岭树与孤云、关城与落日的组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独而辽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尾联“南极朱鸢馀万里,不胜乡思晚凄凄”以“朱鸢”(红色的鸟,可能象征着希望或热情)比喻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即使在遥远的南方,心中的乡愁依旧如影随形,无法排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离别时的哀愁。

作者介绍

区大枢
朝代:明

区大枢,字用环,一字元宰。高明人。益长子。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谒选得郡丞,不就。晚年令安远,转岳州通判。数月卒于官。有《振雅堂》、《廉江》、《岳阳》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七、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和毛君州宅八咏 翠樾亭

一夜飞霜点绿苔,晓庭黄叶扫成堆。
檐间翠樾雕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0)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
盥手従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
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
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

(0)

茶花二首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0)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眺远台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
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
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
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0)

绩溪二咏 豁然亭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0)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早缘民事失茶官,解印重来十二年。
美恶一周还自复,始知东里解言天。
梓汉东西甲乙州,同时父子两诸侯。
〈正孺时出守梓州。
〉它年我作西归计,兄弟还能得此不。
酒压郫筒忆旧酤,花传丘老出新图。
〈汉州官酒,蜀中推第一。
赵昌画花,摸效丘文播,亦西川所无也。
〉此行真胜成都尹,直为房公百顷湖。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