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成正仲水乡秋兴寄王履道惠然见示以此谢之》
《成正仲水乡秋兴寄王履道惠然见示以此谢之》全文
宋 / 许景衡   形式: 古风

九河赴沧溟,奔放日汹汹。

霖霪作秋潦,散漫失邱垄。

孤城临绝岛,狂澜惊四拥。

凫鸥散凌乱,蛟鳄似矜宠。

微茫天势平,荡摇坤轴动。

田家栽一麦,秋稼泥沙壅。

何能忧卒岁,迫此朝夕恐。

孤生寄卑湿,五斗安阘茸。

饱闻达人观,未作穷途恸。

稍令裨危堤,运土纷接踵。

河伯聊戏剧,尔辈嗟倥偬。

成侯北方秀,笔力千钧重。

新诗试模写,气夺洪涛涌。

英英幕下郎,仡仡山西种。

何当一交锋,我亦愿助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乡秋日的景象,以成正仲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

诗的开篇“九河赴沧溟,奔放日汹汹”,以九条大河汇聚大海的壮观景象起笔,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奔腾不息,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活力。接着,“霖霪作秋潦,散漫失邱垄”则通过秋雨连绵,土地被淹没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威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孤城临绝岛,狂澜惊四拥”描绘了一幅孤城在风暴中摇摇欲坠的画面,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凫鸥散凌乱,蛟鳄似矜宠”则通过鸟类和水兽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强大。

“微茫天势平,荡摇坤轴动”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空,描述了天地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动荡,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接下来,“田家栽一麦,秋稼泥沙壅”描绘了农人在秋季种植小麦的场景,但因雨水过多,作物被泥沙覆盖,预示着他们可能面临的收成困难。“何能忧卒岁,迫此朝夕恐”表达了农人们对未来一年生计的担忧和焦虑。

“孤生寄卑湿,五斗安阘茸”则以个人的处境为喻,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艰难。“饱闻达人观,未作穷途恸”则转而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应保持达观的心态,不应轻易陷入绝望。

“稍令裨危堤,运土纷接踵”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洪水威胁时,团结一致,共同筑堤抗洪的场景,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智慧和勇气。“河伯聊戏剧,尔辈嗟倥偬”则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奈。

最后,“成侯北方秀,笔力千钧重”赞扬了成正仲的才华和文笔之深厚。“新诗试模写,气夺洪涛涌”表达了对成正仲新作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如同洪涛般气势磅礴。“英英幕下郎,仡仡山西种”则赞美了幕僚们的才华和坚韧,暗示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持。“何当一交锋,我亦愿助勇”表达了诗人愿意与他人并肩作战,共同克服困难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和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许景衡

许景衡
朝代:宋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猜你喜欢

游大涤山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0)

东莱吕氏官箴以觅举求上官保庇书为第一戒今仕者往往十犯八九虽贤不免陷焉为诗以谢兼用奉勉

凡厥女子,号为无知。十年不字,迟归有时。

正节必守,淑行惧亏。孰谓君子,身不自持。

不艮其背,顾朵其颐。自鬻苟售,宁不忸怩。

莫答盛意,聊赠鄙词。

(0)

昭君

永巷锁芳菲,春归入燕泥。

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

(0)

南园杂咏.含晖亭

青山照寒溪,朝暮有佳色。

玄晖去千载,俛仰令人忆。

(0)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其六古香

秋根托岩隈,静对意味长。

春来长柔柯,无风自生香。

(0)

上巳日游延平脩禊洞

延平山水窟,平生涉其粗。

距城五十里,岩壑难具模。

崔嵬通上界,突兀动地枢。

泉石自撞击,钧天恐难如。

或若轰雷霆,或若唾珠玑。

飞瀑自天下,循涯作清渠。

云是鬼神力,巧凿三丈馀。

羽觞激如飞,聊助文字娱。

崇山回环合,有洞容入居。

觌面卓文笔,仰天真可书。

幽花与脩竹,掩映释氏庐。

同游皆胜士,适值暮春初。

山阴未足数,直想风舞雩。

岂无休沐日,复洗红尘裾。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