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
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
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这首宋朝诗人陈宗古的《游大涤山》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洞天景象。首句"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展现了大涤山中众多隐秘的洞穴,其奇特深远无人能及。接下来的"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暗示了山中有仙人出没,笙箫悠扬,鹤影翩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进一步描绘了山谷间的宁静,岩壁上的花朵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而秋天的鸟儿似乎也因这里的祥和而忘却了鸣叫。最后两句"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则传达出诗人在此地度过漫长时光,静静地坐在松树荫下,倾听潺潺的山涧流水声,享受着自然的静谧与禅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涤山的幽深、神秘与宁静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