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蓝田山庄》
《蓝田山庄》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

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tiánshānzhuāng
táng / sòngzhīwèn

huànyóufēiyǐnxīnshìhǎoyōupiān
kǎoshìxiānwèinóngqiěyòngtiān

wǎngchuāncháolánshuǐjiāotián
qínshānlǎoxiānghuānchūnjiǔqián

翻译
仕途生涯不是隐居为官,内心更偏好清静偏远。
选择居室首先依据地形,从事农业则顺应自然。
早晨在辋川伐木劳作,傍晚用蓝河水灌溉田间。
独自与秦岭为伴终老,春酒面前共度欢乐时光。
注释
宦游:仕途中的游历或官场生活。
吏隐:指身为官吏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幽偏:幽静偏僻的地方。
考室:选择或建造居室。
依地:根据地势条件。
为农:从事农业劳动。
用天:利用自然条件,这里指顺应天时。
辋川:地名,位于陕西,此处代指田园生活的地方。
伐木:砍伐树木,此指田园劳作。
蓝水:清澈的水流,可能指具体的河流,也可泛指灌溉用水。
浇田:灌溉农田。
独:独自一人。
秦山:指秦岭,中国中部的山脉,这里象征自然和隐逸生活。
相欢:相互欢愉,享受彼此的陪伴。
春酒:春天酿造的酒,也泛指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不满,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宦游非吏隐"表明诗人并非官员,而是主动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心事好幽偏"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喜好,喜欢这种清净而又偏僻的生活。

"考室先依地"一句,说明诗人在选择隐居之处时,是根据自然环境来决定的,他首先会考虑房屋所依附的地形。"为农且用天"则表明他不仅仅是隐逸,还参与农业劳动,并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

接下来的两句"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描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场景:早晨在辋川砍伐树木,傍晚时分则在蓝水边浇灌农田。这两种活动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态度。

最后一句"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当地老者共同享受春日美景,饮酒畅聊的情景。这里的“秦山老”可能是指居住在秦岭地区的一位长者,与诗人关系亲密,共同分享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灵山寺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

(0)

遇雪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0)

蝶恋花·其三

千古铜台今莫问。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

烟柳有情开不尽。东风约定年年信。

天与麟符行乐分。带缓球纹,雅宴催云鬓。

翠雾萦纡销篆印。筝声恰度秋鸿阵。

(0)

古鉴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0)

题浮光丘家山寺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0)

仙篆石

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奇。

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