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江南黄叶村,归来重葺柳边门。
溪云排闼砚犹湿,山溜通池水自喧。
但得梅花容著语,无烦桃叶为开尊。
逢迎车马荷衣老,面目何堪向绮园。
家在江南黄叶村,归来重葺柳边门。
溪云排闼砚犹湿,山溜通池水自喧。
但得梅花容著语,无烦桃叶为开尊。
逢迎车马荷衣老,面目何堪向绮园。
此诗描绘了一位归隐之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家在江南黄叶村,归来重葺柳边门”两句,设定了诗人归隐的地点,是一个位于江南的黄叶覆盖的小村庄,柳树编织成的门已经被修缮过一次,透露出一丝时间的流逝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溪云排闼砚犹湿,山溜通池水自喧”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美丽。溪水和山间的云雾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象。砚台还残留着墨迹,显示出诗人刚刚完成书写或思考,而山中的小溪与池塘相通,水声自然流淌,不需人工装饰。
“但得梅花容著语,无烦桃叶为开尊”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态度。他不愿意追求那些繁华的东西,只希望能在梅花下安静地品味生活,不需要像桃花那样张扬和夸耀。
最后,“逢迎车马荷衣老,面目何堪向绮园”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偶遇行人车马时的情景。荷叶遮住了脸庞,不忍心去观望那些繁华的园囿,或许是在隐喻自己已经远离尘世,对于那些华丽的生活不再有所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他对于内心宁静和外界喧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