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应黄钟律,阳生复卦前。
烈风催短鬓,暖溜益稀年。
梅候宫中树,诗成几上笺。
乾坤先后画,至理在精研。
节应黄钟律,阳生复卦前。
烈风催短鬓,暖溜益稀年。
梅候宫中树,诗成几上笺。
乾坤先后画,至理在精研。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自然界与人文社会的和谐变迁。首句“节应黄钟律,阳生复卦前”以“黄钟律”象征时间的更替,暗示着冬至之后,阳气开始复苏,万物即将迎来新生。接着,“烈风催短鬓,暖溜益稀年”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与人体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梅候宫中树,诗成几上笺”则将自然景观与文学创作巧妙结合,梅花作为冬季的使者,在宫廷中绽放,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激发了诗人的情感,使其灵感涌现,诗作于案头之上。这一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文人墨客借景抒情的传统。
最后,“乾坤先后画,至理在精研”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和人类对真理的探索。这里,“乾坤”代表天地,象征宇宙秩序;“先后画”指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至理”则是最高真理或宇宙法则;“精研”则强调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重要性。整句意为,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和探寻真理,需要我们细致观察、深刻思考和不断学习。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
自古有此语,今代岂无人。
刘公生东南,节义迈等伦。
时危出一死,以捍胡马尘。
遂令天下人,稍知吾道尊。
至今生气在,凛凛凌层云。
我行崇安野,瞻望彼高坟。
流泽既未远,有子贤而文。
会当广德业,早为建殊勋。
此意苟不泯,楚人生伍员。
车如鸡栖马如狗,劝君莫美循墙走。
车如流水马如龙,不如还家行御风。
以尻为轮神为马,世人计出车马下。
出门险阻道里远,只今谁是能行者。
海陵事剧俸则薄,得公相从亦不恶。
小吏相欺官长怒,我自作烦公笑乐。
庾公故是丰年玉,道貌更自见不足。
断崖独立老松柏,青天何处飞鸿鹄。
汴堤六月尘自障,请公登高更南望。
马烦车怠早归来,且从夫子濠梁上。
邻鸡再三鸣,不改风雨晦。
束装向前涂,恐与泥潦会。
故人时一来,共此一室内。
微言久已绝,苦语或未遂。
子孙甚奇古,却立有馀地。
旧从伯氏游,则已闻令季。
斯文倘未远,吾今尽憔悴。
相期无何乡,获保清净退。
收身稠人中,着眼世事外。
山空倚岩石,雪立老杉桧。
往来相遇难,更自少如意。
旦日过城南,把酒公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