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民劳作场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田园诗特有的宁静与淡远之美。开篇“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两句,设定了一种乡村生活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安逸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更深入地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凉爽,秋虫鸣叫声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增加了一份秋意。接着,“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则是对农家妇女辛勤劳作的描绘,无不显示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两句,通过对夜晚里胥(一种官府差役)经过以及农家准备晚餐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乡村夜晚的活跃与忙碌。紧接着,“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则是在表达对官员严苛文书的担忧。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两句,描绘了农民在收获季节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而“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则是对官府态度的批评,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
诗歌后半段“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珍视和对于未来变化的担忧,以及对传统美好事物保持不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柳宗元对自然与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个人的情感态度。
青衫畿丞顽不羞,三十持板拜督邮。
归来无物与消愁,典衣沽酒寒无裘。
囊空酒贵不可得,缩手愁坐凝双眸。
秋风破屋冷飕飕,夜长不眠吟掉头。
岂无邻家酒可偷,简书缚汝如穷囚。
淮阳冬醪滑胜油,唇焦不饮已经秋。
汲公直声闻九州,小子昔也从公游。
悯怜憔悴赐颜色,时丐馀酌濡其喉。
军厨嵯峨糟作丘,万瓮沸响玉蚁浮。
辙鱼所愿斗水游,不敢多取烦阳侯。
玉瓶未至涎已流,想见潋滟浮金瓯。
歌成缄书还自咻,一醉犹须越境谋。
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
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
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
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
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
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
篙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
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
毕子谈锋不可摧,捷若急电飞霆雷。
老儒宿学不敢较,左右戈戟纵横排。
文如翻河注浩渺,学有要会穷根荄。
眼看青云不著脚,决去得邑穷山隈。
汉家封疆际四海,琛赆万里连翩来。
西河故地独何事,礼乐旧俗遭狼豺。
包藏隐忍非一日,兽子未可仁心怀。
英雄天子命世主,抚剑震怒风雷回。
马如屯云士如虎,万车载甲如崔嵬。
岂惟俘斩复境土,誓剖巢穴穷卵胎。
除书命子参漕府,国有大事须群才。
男儿功业在勤苦,莫惜沙塞冲尘埃。
禦戎旧策子所习,胸臆请为将军开。
封侯报国在今日,赠行满举黄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