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三首·其二》
《田家三首·其二》全文
唐 / 柳宗元   形式: 古风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民劳作场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田园诗特有的宁静与淡远之美。开篇“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两句,设定了一种乡村生活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安逸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更深入地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凉爽,秋虫鸣叫声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增加了一份秋意。接着,“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则是对农家妇女辛勤劳作的描绘,无不显示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两句,通过对夜晚里胥(一种官府差役)经过以及农家准备晚餐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乡村夜晚的活跃与忙碌。紧接着,“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则是在表达对官员严苛文书的担忧。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两句,描绘了农民在收获季节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而“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则是对官府态度的批评,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

诗歌后半段“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珍视和对于未来变化的担忧,以及对传统美好事物保持不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柳宗元对自然与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个人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
朝代:唐   字:子厚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773年-819年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猜你喜欢

晨起有感

故岁如晓客,行意不可留。

新春如美人,含笑未举头。

定知当粲然,有待姑少留。

山川谍光景,梅柳露风流。

惟有堂中人,一衲暖蒙头。

荣枯不到心,万事良悠悠。

(0)

寄曼叔求酒

青衫畿丞顽不羞,三十持板拜督邮。

归来无物与消愁,典衣沽酒寒无裘。

囊空酒贵不可得,缩手愁坐凝双眸。

秋风破屋冷飕飕,夜长不眠吟掉头。

岂无邻家酒可偷,简书缚汝如穷囚。

淮阳冬醪滑胜油,唇焦不饮已经秋。

汲公直声闻九州,小子昔也从公游。

悯怜憔悴赐颜色,时丐馀酌濡其喉。

军厨嵯峨糟作丘,万瓮沸响玉蚁浮。

辙鱼所愿斗水游,不敢多取烦阳侯。

玉瓶未至涎已流,想见潋滟浮金瓯。

歌成缄书还自咻,一醉犹须越境谋。

(0)

离黄州

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

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

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

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

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

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

篙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

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

(0)

送毕公叔奉诏赴陕西

毕子谈锋不可摧,捷若急电飞霆雷。

老儒宿学不敢较,左右戈戟纵横排。

文如翻河注浩渺,学有要会穷根荄。

眼看青云不著脚,决去得邑穷山隈。

汉家封疆际四海,琛赆万里连翩来。

西河故地独何事,礼乐旧俗遭狼豺。

包藏隐忍非一日,兽子未可仁心怀。

英雄天子命世主,抚剑震怒风雷回。

马如屯云士如虎,万车载甲如崔嵬。

岂惟俘斩复境土,誓剖巢穴穷卵胎。

除书命子参漕府,国有大事须群才。

男儿功业在勤苦,莫惜沙塞冲尘埃。

禦戎旧策子所习,胸臆请为将军开。

封侯报国在今日,赠行满举黄金杯。

(0)

昼睡

雨去天已秋,暑归日犹永。

聊为清昼眠,度此亭午景。

虫鸣篱落晚,地僻邻里静。

起坐晚闻鸡,虚堂无俗听。

我非汲汲者,失脚陷机阱。

天道不吾欺,兹焉遣朝暝。

(0)

春蔬

苣甲如刀圭,蒌蒿未生叶。

紫芥绿如指,芜菁苗过茁。

先生家四壁,食案稍罗列。

芬芳芼姜芥,每彻有馀啜。

公侯烹五鼎,一饱厨流血。

神官计功罪,沉魄受阴杀。

先生饱扪腹,万事致琐屑。

载览损益篇,终古守斯说。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